5月25日,記者從工信部網站獲悉,包括海爾卡奧斯、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內的28家企業入選工信部2022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名單。其中,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云廠商的代表性工業平臺從2019年首批入選至今,已連續四年入選該名單。
2022年一季度,我國工業互聯網產值首次突破萬億,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智能巡檢、遠程設備操控、AI質檢,數字工廠等提高能效,智能制造場景正在切實落地,這對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至目前,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服務工業企業近10萬家,沉淀了數百個工業模型,和工業動力節能、通用倉庫管理、協同生產、注塑MES、供應鏈管理等高活躍度的工業應用,服務汽車、鋼鐵、家電、化工、玩具、食品等數十個行業。一汽集團、首鋼集團、浙江中煙、老板電器等國內數十家制造業龍頭企業都基于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了企業級平臺、應用。
“能否為企業帶來真真正正的價值,是判斷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好壞的重要標準。”阿里云IoT事業部總經理王曉冬表示,這需要通過整合一系列核心技術,而非單點突破。
目前,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了360余種主流工控協議,并集成了阿里達摩院的人工智能技術、釘釘低代碼開發等能力,提供平臺、工業網關、資產管理一體機等軟硬一體產品。這些綜合能力可以幫助企業更高效、更穩定地打造出工業視覺檢測、安防和能源管理等場景的智能化應用,并實現數據流、生產流與控制流的高度協同,激活工業海量數據的價值。
在一汽新能源汽車繁榮工廠,阿里云聯合機械九院打造了一個完全由數據驅動的“數字工廠”,數百萬臺設備的數據實時采集,向智能中控系統傳輸,讓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和電池電驅五大車間實現智能生產,在滿足一分鐘生產一輛車的同時,保障生產的安全穩定,提升產品質量,降低能耗成本。
老板電器基于阿里云搭建“九天中樞數字平臺”,接入工廠全部284臺自動化設備、上萬個點位的實時數據,處理分析后,形成一個可指揮整座工廠全流程調度的“智能大腦”,幫助工廠實現了不同設備間自主的協調運作、靈活響應。
合盛硅業在全國建有12座產業基地,其中工業硅產量連續9年居國內首位。基于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合盛硅業將12個基地工廠50萬個數據采集點的數據實時呈現,通過設備運維、工藝優化、生產統計、能耗指標等維度的智能應用,幫助管理者及時發現問題,指導生產。
長安福特汽車基于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在重慶落地的區域平臺打通了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制造系統,滿足供應商信息和績效的在線管理,實現1400 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效運行30余個整車/整機項目、2000 余個零部件的協同生產。
王曉冬表示:”未來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將持續加強AI應用、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等關鍵能力,并聯合更多的行業伙伴,務實深入的助力制造業實現數智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