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無線通信技術不斷得到升級換代。在物聯網網絡層的多種連接技術里,不僅需要速率和穩定性更高的5G技術,同時也需要低功耗、遠距離、大連接的LPWAN技術。其中,LoRa作為一種新型的可遠距離傳輸數據,并且具有超低能耗的網絡技術正在悄然發展。
說到LoRa,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Semtech(升特半導體)的LoRa Edge? 平臺了。2020年,Semtech推出了LoRa Edge地理定位平臺以及LR1110芯片組,目前已經具備多頻段能力;而近日,Semtech又發布了全新的LoRa Edge? LR1120芯片組,旨在幫助供應鏈管理和物流行業在全球范圍內部署互聯互通、低功耗的地理定位設備。
據Semtech中國區銷售副總裁黃旭東介紹,作為LoRa面向物流和資產管理領域的一款最新產品,LR1120芯片組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支持物聯網應用實現直接衛星通信。“上一代產品LR1110主要支持的是區域性網絡覆蓋,而LR1120新增了兩個很重要的頻段,包括2.4GHz LoRa和用于衛星通信的授權S頻段。”
為了讓大家全面地了解這款芯片,Semtech中國區LoRa市場戰略總監甘泉對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甘泉表示,LoRa Edge LR1120擁有諸多特色。“首先,這款芯片與LR1110一樣,都屬于LoRa Edge? 地理定位平臺的一部分,可以支持地面和衛星網絡。其次,LR1120具有LoRa技術超低功耗的特點,擁有長達數年的電池壽命。與傳統的定位技術不同,LR1120的定位是在云端進行解析的,并且具有覆蓋距離更遠、帶寬更大、非常適用于物聯網應用等核心優勢。”
為了更進一步突顯LR1120的特性,甘泉將其與上一代產品LR1110進行了對比。
相比LR1110,LR1120具有LoRa多頻段功能(Sub-GHz、2.4GHz和用于衛星通信的授權S頻段),并且融合了多種地理定位技術,比如GNSS掃描和Wi-Fi掃描這兩種特有的低功耗定位技術。
如下圖所示,LR1110芯片的組成部分包括保證芯片安全的加密引擎;Sub-GHz頻段的LoRa收發器(如常用的SX1276和SX1262芯片);Wi-Fi無源掃描接口;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掃描接口等。
其中,衛星定位數據會通過各種協議發送到LoRa Cloud,在云端被解析成為定位數據。
“如果用芯片做成一個模組或產品,用于接收衛星數據,那么收到衛星或者Wi-Fi數據后,原先的LR1110傳輸到后臺只能通過LoRa Sub-GHz一種方式。”甘泉指出,而LR1120提供了更多的傳輸手段,它既可以使用2.4GHz的無線通道把數據傳出去,也可以通過S頻段傳出去。
此外,還能通過LR1120接收來自于LoRa Sub-GHz、衛星和2.4GHz的數據。這相當于從原先的單個收發機升級成了三組收發機,由此系統也擁有了更高的擴展性。
“通過下面的架構框圖可以看出,LR1110和LR1120在尺寸和引腳上都是完全一致的,也可以完全兼容。”甘泉補充道,如果開發完LR1110方案后再把LR1120貼上去,基本上也是可以使用的。但若是將LR1110用到開發完成LR1120的設計上,則無法實現2.4GHz和衛星通信功能。
在談及研發2.4GHz LoRa的原因時,甘泉表示,Sub-GHz和2.4GHz是不同的,Sub-GHz的頻段在全球各個區域的頻率和頻點規范不同,而2.4GHz的LoRa在全球的頻段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如果有一個可在全球使用的2.4GHz LoRa,那么它在全球各個領域的應用也都是一樣的,比如使用2.4GHz頻段的追蹤器可在全球范圍內使用。
同時,衛星頻段也可以全球通用,只要設備是在全球任何一個被衛星覆蓋的地方,就可以與衛星進行通信。因此,LR1120芯片就具有完全的互操作性。
那么,這些無線通信技術又是如何有機組合的?
據了解,Sub-GHz只能在一個國家或特定區域內工作,一旦到其他區域,就需要對頻率進行調整,即其無法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全覆蓋部署。同時,在沙漠、海洋和高空等沒有網關和基站的區域中,如果想實現物聯網無縫覆蓋,就只能使用衛星通信技術。
現在的衛星技術頻段包括衛星通信S頻段和Sub-GHz ISM頻段,而1.9-2.2GHz是專用的衛星頻段。在該芯片發布之前,LoRa在近地衛星的應用只能采用Sub-GHz的ISM頻段。LoRa的衛星通信具備“全球無死角”的能力,其缺點是現在的衛星覆蓋不夠多,且實時性較差。
如果LoRa Sub-GHz在某個特定區域實現了高覆蓋率,那么這時就可以使用Sub-GHz進行通信。但是,如果需要對在不同國家航行的海運設備進行實時追蹤,則適合使用在全球頻段完全一樣的2.4GHz的頻率進行追蹤和通信。
因此,將這三種技術進行有機組合后,可以有效覆蓋制造、分銷、航運/海運、海關、入庫、陸地運輸和抵達客戶等各個環節,并且實現高效率、低功耗和低成本。另外,由于整套的網絡都通過同一個芯片支持,因此實現所有的功能并不會增加使用成本。
我們應該知道,LoRa通信最常用到的是近地衛星,它的距離大概是200-1500千米,LoRa可以在這一范圍內進行長距離傳輸。在實際的場景中,LoRa終端上傳到衛星的過程并不需要特別大的天線和功率。只要將傳統的LoRa傳感器放置在露天場景中,就可以跟近地衛星進行通訊。如果使用S頻段,則可以有更好的頻段資源,受到的干擾更小,傳輸的效果也會更好。
“在LoRa芯片支持S頻段之前,LoRa在國內外已經被部署在了很多近地衛星通信的場景中,但現階段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甘泉指出,首先LoRa只有等到近地衛星在其上方通過時才能上傳數據,如果近地衛星的數量不夠多,LoRa設備則無法持續上傳;其次,如果使用的是ISM頻段,衛星會受到很多干擾,S頻段的使用則可以有效解決上述ISM頻段干擾的問題,更多高質量的解決方案也應運而生。
隨著5G網絡的發展,地面物聯網迎來了廣闊的應用前景,而近地衛星也由此成為了各國巨頭爭相搶占的市場。目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近地衛星軌道上運行著很多顆衛星,而國內也有很多機構發射了大量的低軌近地衛星,這促使近地衛星網絡形成了良好部署。
“它可以對地球進行全覆蓋,從而應用到更多場景中。在沒有網絡建設的海事或自然保護區的偏遠地區中,對LoRa近地衛星通信的應用需求是非常大的。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近地衛星行業的發展,相信今后會有大量的應用都會采用衛星通信以及LoRa芯片。”甘泉表示。
總的來說,LR1120是一種可以根據應用場景靈活使用的解決方案。要知道,工作頻率越高,波長就會越短,其繞射能力或者遠距離傳輸能力也就越弱。當我們想要傳得更遠、覆蓋更大的時候,一般都是選用Sub-GHz的LoRa。而2.4GHz LoRa的主頻率要比Sub-GHz更高,有效帶寬也比較高,因此它的傳輸能力也就更強。
“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如果我們要實現實時響應、快速傳感以及快速控制,建議使用2.4GHz的LoRa。而如果我們要做一個遠距離且少量數據的傳感,就建議用Sub-GHz的LoRa來做傳輸。”甘泉如是說,LoRa Edge LR1120擁有非常多的應用場景,相信它能給我們的客戶和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