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實習生費心懿 上海報道 在因“無料可簽”滯漲兩周后,國內多晶硅價格重新恢復漲勢。
今年以來國內多晶硅價格走勢 制圖:21世紀經濟報道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公布的數據,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6.3到27.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6.63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1.99%;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6.1到26.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6.41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2.09%。
較之于年初,單晶復投料和單晶致密料的價格每噸已上漲3.45萬元和3.5萬元,累計漲幅達到14.88%和15.28%。
進入六月,市場環境生變,在政策扶持下國內外需求進一步釋放。而在明知硅料緊俏的情況下有下游買家采取“主動抬價”以促交易。
根據硅業分會分析,本周硅料價格如期恢復上漲走勢,根本原因仍是供不應求。
一方面,個別散單的成交是下游“主動抬價”造成的。據了解,盡管本周簽訂長單主流價格區間接近均價,但同時有散單以較高的價格成交,甚至超過了27萬元每噸上限。
事實上,硅片企業在相對高利潤的支撐下,原有企業和擴產企業開工率均維持高位,同期硅料企業原有產能基本維持滿開,擴產產能也在逐步釋放中,但供應仍不及需求。
在需求持續高位的情況下,硅料5月超前簽訂部分6月份訂單,同時因無余量可供,部分6月長單的集中簽訂期略微延后,導致硅料短缺的氣氛更加濃厚,因此加劇了下游抬價求供的市場情緒。
硅業分會根據國內外硅料和硅片企業最新生產運行計劃統計,6月份國內硅料總供應量預計約7萬噸(包括國產和進口),環比增幅在4%左右。
另一方面,多晶硅全年需求還在繼續放量。
國家能源局近日調高了今年的國內新增光伏并網預期。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光伏發電在建項目121GW,預期新增光伏裝機并網的預期至108GW,環比去年增長95.9%。
今年以來,光伏裝機的市場積極性較高,“淡季不淡”成為基本面。2022年前四月新增光伏發電占整體裝機比重近四成。
另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2022年1到4月,國內新增發電設備容量42.33GW,其中新增光伏發電設備容量16.88GW,占整體比重最高,達39.9%。
同時,國內提高新增并網預期,也意味著2022年全球裝機完成250GW成為相對中性的預期。若以此規模計算,對應硅料需求在91萬噸左右,而今年全年國內產量預計約78萬噸,硅料總供應量約88萬噸,相比需求仍略顯不足。
“因此,在硅片利潤水平調整之前,硅料需求將維持高位。硅料短缺的局面暫無法緩解,預計短期內價格依舊維持漲勢。”硅業分會判斷。
事實上,近期,國內光伏產業鏈價格依舊堅挺。尤其是電池片價格出現上漲。
5月30日,電池片龍頭通威股份公告了6月份的電池片的最新報價顯示,166mm電池片價格上漲0.02元/W,至1.16元/W;182mm電池片價格上漲0.01元/W,至1.19元/W;210mm電池片價格維持不變。
國泰君安認為,本次電池片漲價是超預期事件,將提振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也為后續新電池技術的投入增厚資金基礎。在本次電池漲價前,龍頭電池企業單位利潤已經回升到3-5分錢/W,本次漲價有望帶來1-2分錢/W的利潤彈性。
而在組件端,雖然本周價格暫時穩定,整體價格區間維持在每瓦1.90元至1.95元的價位。但由于,本月新增訂單實際成交量較少,終端觀望情緒仍未有緩解,因此價格居高不下。
不過,在硅片端,盡管本周主流價格同樣暫時持平,但是“黑天鵝”的出現或將導致6月份價格出現變化。
硅業分會的數據顯示,本周M6單晶硅片(166mm/160μm)價格區間在5.70至5.74元/片,成交均價維持在5.72元/片,周環比持平;M10單晶硅片(182mm /160μm)價格區間在6.76至6.86元/片,成交均價維持在6.84元/片,周環比持平;G12單晶硅片(210 mm/160μm)價格區間在8.95至9.15元/片,成交均價降至9.10元/片,周環比降幅為0.22%。
6月1日,四川雅安連發地震,最大6.1級,這或將影響硅片環節的供給。根據硅業分會的信息,四川地區共有4家單晶硅企業,其中3家為負責生產的拉晶基地,產能合計36.2GW。因此,6月硅片產出將低于預期,具體減少量需在評估之后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