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果鏈”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果鏈”

2022-06-14
來源:巨潮商業評論

跟著蘋果有肉吃,這是智能手機產業鏈上很多企業的共識。遠有富士康“傍大款”賺得盆滿缽滿,近有立訊精密“抱粗腿”迅速攢起兩千億市值等等成功案例,都在印證著蘋果的“價值輻射”。

不過近兩年,蘋果的“價值輻射”能力開始屢屢受到質疑和考驗。

蘋果2022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6月初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該大會的主要目的是向蘋果開發者們展示最新的軟件和技術,也會推出少量硬件產品。

受此消息刺激,多家果鏈企業股價在6月6日出現大幅度上漲。如,比亞迪電子股價上漲9.62%、立訊精密漲6.87%、舜宇光學科技漲4.46%。

誰料這樣的帥不過三秒。

這屆蘋果開發者大會雖然硬件與軟件齊發,貌似看點十足。蘋果發布會的相關內容也一舉占據微博熱搜榜中的六席。但外界最期待的VR/AR頭顯產品并沒有亮相。對于蘋果未發布的原因,相關媒體解釋稱由于性能及散熱相關問題,蘋果頭顯的發布時間或將延至2023年。

蘋果AR產品再次“跳票”

果鏈股因此迅速翻臉轉跌。

過去,與蘋果的合作讓果鏈企業享盡紅利,但如今紅利的邊際效應仿佛在不斷變小,市場對相關利空極其敏感,股價隨著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敏感波動。果鏈企業們賺到超額收益的難度越來越多,要冒的風險卻越來越多。

01

反復陣痛

4擁有強大議價能力的蘋果傾向于壓縮供應商和代工企業的利潤空間。

這已經不是果鏈們的第一次陣痛了。

從2020年開始,無休止和反復的疫情就開始反復折磨果鏈們。

比如,今年4月份,受疫情影響,江蘇昆山市實行全域靜默。這個消息引起了蘋果產業鏈的劇烈反應。因為在這個并不算起眼的縣級市里,布局著包含富士康、和碩、緯創和立訊精密等在內的蘋果主要供應鏈伙伴的加工工廠。

產業鏈資料顯示,這些公司幾乎包圓了蘋果的iPhone組裝業務,分機型來看,iPhone13被富士康以及和碩瓜分,占比分別為68%、32%;iPhone 13 Pro被富士康和立訊精密瓜分,占比分別為60%、40%;而價值量最高的iPhone 13 Pro Max則為富士康獨供。

除了疫情這樣不可抗力的干擾之外,最讓果鏈們感到切身之痛的,恐怕當屬越來越多來自蘋果的“不確定性”。

為了每年實現自身的可觀增長,擁有強大議價能力的蘋果往往將利潤留在自家后院,而傾向于壓縮供應商和代工企業的利潤空間。尤其近兩年,在疫情導致的芯片、線材、五金等原材料價格上漲,這些成本壓力往往由果鏈企業承擔。

果鏈們的代工成本在不斷增加中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在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鏈危機背景下,蘋果為了降低成本,進一步壓縮供應商的利潤空間,給其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

典型如藍思科技,2021年年報顯示,蘋果作為其最大的客戶,銷售金額從2020年的203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301億元,增長了48.28%。但收入增加卻并沒有完全轉化為利潤增長。2021年度,藍思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52. 68億元,同比增長22.55%,但凈利潤20.70億元,同比減少了57.72%;扣非凈利潤更是暴跌72.45%。

出現同樣情況的還有立訊精密。該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從2020年638.43億元暴增78.65%至2021年的1140.56億元,這帶動其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539.46億元,同比增長66.43%;但凈利潤為70.71億元,同比下降2.14%。

此前,富士康因為增收不增利的市場表現,曾公開回應稱蘋果壓低代工價格,稱“辛苦錢越來越難掙了”。

根據央廣網報道,2021年在30家國內“果鏈”上市公司中,只有10家公司的凈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

此外,市場需求量萎縮帶來的手機市場整體滑坡,也讓蘋果“砍單”不斷。

據 IDC 發布的報告,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下降3.5%至 13.1億部,這意味著今年的手機市場還會萎縮,可能要到2023年才會有所改觀。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1-4月中國手機銷售量同比下跌30.3%。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蘋果并不能獨善其身。根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將原定的2022年2.4 億部的iPhone出貨量目標,下調到2.2億部。這意味著與 2021年度相比,今年的iPhone銷量將出現“零增長”。

蘋果手機的銷量也同樣受到環境沖擊

今年一季度財報發布后,蘋果CEO庫克表示,蘋果決定將今年iPhone產量削減15%。蘋果的“瘦身”作用到下游果鏈企業們當中,會被更加放大。

02

深度捆綁

果鏈們本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卻一不小心成為了巨人的“輸血袋”。

不過沒辦法,因為果鏈們太依賴蘋果了。

比如藍思科技近五年來,公司主要銷售客戶第一名的銷售占比分別為49.37%、46.97%、43.07%、57.97%、66.49%。

第一大客戶是誰?前幾年藍思科技還沒有指名道姓。在2021年的年報里,藍思科技干脆坦白了,第一名就是蘋果。

立訊精密亦然,這五年來第一大客戶的銷售占比分別為36.58%、44.85%、55.43%、69.02%、74.09%,幾乎是每年增加10%。

抱著一條大腿走路的好處和風險是并存的,比如立訊精密在5年的時間內,從第一大客戶身上獲得的銷售額從83.49億元暴增至1140.56億元,增幅高達1266.1%。但是相對應的,第一大欠款方的應收賬款也從22.1億元增長至178.72億元,最大欠款方占應收賬款期末余額合計數的比例從30.01%增長至56.35%。

根據公開信息來看,這個第一大客戶和第一大欠款方,大概率是同一家企業。

深度的業務綁定使得果鏈們在蘋果面前的議價空間狹小,因為一旦合作告終,果鏈們的業績可能會迅速出現崩塌式的下滑。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主攻手機鏡頭模組制造的歐菲光。2021年3月,歐菲光被蘋果終止了合作關系。在隨后的二季度,歐菲光業績迅速由盈轉虧,并從此一蹶不振。2021年其業績大幅下滑,甚至到今年一季度滑坡趨勢進一步加大。

而蘋果的供應鏈政策一向是多尋找“備胎”以防止某家供應商獨大,以前扶持東山精密而降低鵬鼎控股份額、與立訊精密合作而降低對富士康的依賴、包括踢走歐菲光等舉措無一不是如此。

于是,在蘋果的“圍城”里,外面的果鏈企業想進來,里面的果鏈企業則千方百計保住自己不出局。這讓蘋果在議價時占據了充分的主動權。

我們也因此可以看到,國內企業包括頭部陣營的廠商都在下場搶標案、搶訂單,而且是不惜犧牲價格。

這讓蘋果有了極大的利潤空間,即便是在2022年成本上漲以及銷量下降的困難時期,仍然保持了營收和利潤的穩定增長。

4月29日,蘋果公司發布了2022年Q1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Q1營收同比增長8.59%,為927.78億美元;凈利潤為250.1億美元,同比增長6%。

與之對應的則是果鏈們的一片慘淡:

藍思科技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約93.34億元,同比減少22.15%;凈利潤虧損4.11億元,同比盈轉虧;

歌爾股份一季度營業收入201.12億元,同比增長43.37%,凈利潤卻同比下滑6.71%;

立訊精密一季度的銷售毛利率降至11.81%,同比下滑了5.02%。

本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果鏈們,卻一不小心成為了巨人的“輸血袋”。

根據2021年公布的供應鏈數據統計,蘋果的供應鏈企業有200多家,其中,國內企業就占了98家。

這98家企業可以說都是同領域中的佼佼者,但如果離開蘋果公司就要面臨業績斷崖的話,這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是一個不遠處的、不小的隱患。

03

被迫改變

當前大多數果鏈企業仍然處于轉型期,新業務很難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

在此背景下,一些果鏈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對蘋果過度依賴的嚴重性的,并紛紛開始布局新業務,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方式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是擴張新業務。越來越多的果鏈們向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延伸。

新能源汽車是不少果鏈企業傾心的轉型方向

作為AirPods代工廠的歌爾股份,將目光瞄準了AR/VR等新興智能硬件業務。2021年,歌爾股份智能硬件收入增長了85.87%,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41.94%。2022年一季度,這個數字再次上升,智能硬件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25.05%,占到總營收的50.46%。

藍思科技的“去蘋果化”工作也一直在展開:

2017年,公司與NISSHA株式會社合資成立了日寫藍思科技(長沙)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觸摸傳感器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業務;

2021年,藍思科技又出資10億元設立光伏子公司,開展光伏玻璃等產品的技術研發工作;

另外,藍思還與特斯拉、賓利、保時捷、奔馳、寶馬、蔚來等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批量供應車載中控屏等產品。

立訊精密也開始對新能源汽車業務押下重注,并且直接下場和奇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斥資人民幣100.54億元入股奇瑞集團三家公司造車。

2022年5月18日,EXEED星途與立訊精密的星途攬月交車儀式正式舉行,標志著立訊精密在新能源造車上的正式出圈。

此外,涉足新能源車產業鏈的果鏈企業還有富士康、舜宇光學科技、領益智造等等。

第二類選擇是將客戶面拓寬,打入其他智能手機廠商產業鏈。

目前來看,蘋果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尤其是隨著華為的市場份額下降后,高端品牌領域更是被蘋果吞噬。在這種環境下,果鏈們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的策略極難成功,其他品牌留給他們的空間有限。

如今大多數果鏈企業仍然處于轉型期,新業務很難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其轉型成果幾何,還需要較長時間來驗證,這對于企業、股東甚至是辛苦工作的員工們來說,都算不上好消息。

04

寫在最后

目前大部分蘋果產品仍然在中國大陸生產,且中國完備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和基礎設施等一直是吸引蘋果留在中國的關鍵因素,但由于國內勞動力價格上升以及其他復雜原因,蘋果正將越來越多訂單轉移到海外。

第一財經梳理蘋果2021年公布的全球200大供應商后發現,全球610個工廠中,中國大陸工廠的數量總共有259個,占比42.46%,中國臺灣的工廠有37個,占比6.07%,而越南設廠的供應商數量在過去四年逐漸增多,到2021年已到達23家,是東南亞各國中最多的國家。且越南制造工廠類型也已從單純的組裝制造向上游的零部件擴展,覆蓋顯示面板,被動元件,芯片,玻璃等。

隨著蘋果在越南、印度等區域的不斷產業轉移,果鏈們如今要面臨的已經不再是國內的內卷競爭,而是如何在國際環境的變化中不停地做出調整:是否要響應蘋果需求前往海外投資設廠?是否會面臨被東南亞、南亞新果鏈企業替代的風險?

果鏈企業們所要回答的問題,實在太多。




1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11.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综合图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四色6677最新永久网站 | 国产3级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欧美一级毛片俄罗斯 |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 | 91人碰|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性欧美另类老妇高清 | 性色午夜视频免费男人的天堂 | 在线日本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 | 亚洲九九夜夜 | 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成人毛片 |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 |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播放 | 神马我我不卡伦影视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二区精品 | 怡红院男人的天堂 |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在线精品不卡国产 |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精品爱久久久国产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性盈盈影院影院67194 |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播放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 91精品福利手机国产在线 | 久草在线视频在线 | 久久久久欧美精品网站 | 欧美日韩另类视频 | 美女综合网 |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最近中文字幕精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