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模擬芯片龍頭大廠德州儀器(TI)傳出的一則通知,引發市場對模擬芯片行情的擔憂。
據媒體報道,近日國內元器件分銷行業傳出消息稱,德州儀器已通知客戶,今年下半年供需失衡狀況將緩解。這意味著,以電源管理芯片(PMIC)為首的模擬芯片的價格漲勢終結,甚至將面臨價格下跌的壓力。
市場一度有消息稱,德州儀器部分芯片價格在最近兩個月“跌價”達八成。德州儀器最新回應顯示,價格并未下跌八成,“有時候一些未經德州儀器授權的貿易商也會從市面上獲得產品并進行轉售,價格信息可能也會來源于這些途徑?!?/p>
近期,21世紀資本研究院采訪了多家A股模擬芯片廠商,有公司表示,確實存在價格下降壓力。
實際上,從模擬芯片板塊整體業績來看,超過半數的廠商凈利潤增速在一季度就出現了放緩甚至下滑。
模擬芯片未來行情到底將如何演變?一眾A股廠商將作何應對?
降價潮至?
相關報道顯示,德州儀器對多家客戶廠商放出消息,第三季度芯片產能將得到緩解。業界預計今年下半年部分模擬芯片(特別是通用模擬芯片)的供貨情況將好轉。目前其他國際模擬芯片大廠聞風而動,正在緊急調整市場策略。
作為全球最大的模擬芯片廠商,德州儀器的產能若能在下半年得到提升,屆時不僅其自家芯片供貨將得到緩解,也預示著整個模擬芯片行業的供貨都會得到緩解,而芯片價格將會出現下跌的情況。更嚴重的是,這可能導致其他模擬芯片大廠因芯片價格高企而被客戶取消訂單。
從產能供給上看,在維持了近2年的芯片短缺之后,各大晶圓廠紛紛進入擴產周期,德州儀器也不例外。
就在5月,德州儀器宣布其位于德克薩斯州謝爾曼(Sherman)的全新12英寸半導體晶圓制造基地正式破土動工,項目投資總額約300億美元,基地的首座工廠預計于2025年開始投產。而位于德州理查森的RFAB2工廠預計于2022年下半年開始投產。這也印證了德州儀器稱產能供應將在下半年得到緩解的說法。
那么,在供需變化之后,模擬芯片的價格是否真的迎來暴跌?
據第一財經對合約市場分銷商的采訪,目前德州儀器整體訂單價格依然堅挺,但需求和往年相比有所下降。而在現貨市場上,德州儀器的一些電源管理IC確實出現了價格波動。以型號為TPS61021的通用消費類電源管理芯片為例,該芯片價格已從去年45元的最高點跌至目前的3元左右。
而在21世紀資本研究院對A股模擬芯片廠商的采訪中,部分公司也坦言存在跌價壓力。
“公司目前確實存在一些價格的壓力,但總體還是平穩的,沒有出現大幅度下降。2020年底至2021年初,模擬芯片出現價格大漲,且2021年全年幾乎都處在上漲階段,2022年個別產品仍有漲幅。到了2021年底、2022年初,消費類產品價格走怠的情況也是屬實的?!币患褹股模擬芯片頭部廠商董秘對21世紀資本研究院表示。
另外兩家受訪的模擬芯片廠商則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價格調整的相關消息。
八公司業績下滑
對于價格的下跌,市場已有所預期,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模擬芯片的前期漲幅太大。
以電源管理芯片廠商富滿微(300671.SZ)為例,去年下半年其就因價格漲幅大而被下游廠商公開舉報。據稱,富滿電子的IC產品漲價一度從0.27元漲到1.4元。
模擬IC設計公司力芯微(688601.SH)在近期的投資者調研中也表示,“對于量和價的趨勢,圓片產能全面緩解,在客戶那邊的價格肯定會下降,這是芯片行業正常情況下的狀態。以往產能不緊張的時候,客戶要求每半年或每季度調價,新產品剛上的時候毛利率為40%-50%,過一兩個季度后,會要求降幾個點,公司一般是從新品毛利率逐步降到30%多一點的時候就不降低了,并平衡舊品和新品導入之間關系?!?/p>
“由于2021年初的疫情和行業產能緊張,整個市場的供需失衡導致了價格大幅度的上漲,價格下跌本身也是由于這波漲價潮引起的,從從業人員的角度看,這次價格的下跌不奇怪,早就預期到了,總是要回歸到一個正常的價格?!币患沂茉L的模擬芯片頭部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際上,今年以來,在模擬芯片板塊的業績變化中,也能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據21世紀資本研究院統計,今年一季度,A股目前22家模擬芯片公司中,有8家公司出現了業績下滑,更有超過半數的公司業績放緩,其中匯頂科技(603160.SH)、晶豐明源(688368.SH)凈利潤跌幅超過100%。
晶豐明源的主營業務為模擬半導體電源管理類芯片的設計、研發與銷售。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2億元,同比下降25.93%,凈虧損1148萬元,同比止盈轉虧,毛利率同比下降7.60%。
從公司解釋來看,下游需求降低是主因。自2021年第四季度起,下游客戶為了消化前期庫存,對公司產品需求有明顯下降,持續影響至本年第一季度產品銷量。上年同期,行業下游客戶備貨需求旺盛,今年第一季度,行業供需失衡得到緩解,呈現出正常的季節性淡季。
一個值得玩味的細節是,模擬芯片的成本和出貨價格走勢也出現了背離。
其稱,截至3月末,上游整體產能供應緊張情況有所松動,但仍存在結構性供需不匹配,因此原材料采購價格沒有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平均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50.63%。
而產品價格則由高位回落。其表示,公司自2021年上半年進行了產品漲價,但自2021年四季度起,因庫存消化、疫情等因素客戶需求有所降低,對產品價格進行下調。今年第一季度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升34.33%,不及產品成本的上漲幅度。
上述說法也從側面印證了模擬芯片確實處于跌價通道。
應對之策
不過,當前的市場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模擬芯片本身平均單價就比較低,所以受價格波動的影響不是很大。市場中‘產品降價就對公司有毀滅性的打擊’的說法太嚴重,但對公司一點影響都沒有也不現實,還是要理性客觀、長遠地看待這件事?!鼻笆鍪茉L的模擬芯片頭部企業負責人對21世紀資本研究院表示。
而且,多家受訪的A股模擬芯片企業均表示,當下的訂單需求仍很旺盛。
“公司目前未發生客戶砍單或要求推遲交付的情況。近期工業、電力與汽車電子相關市場的訂單需求仍保持,部分消費類與出口市場產品的訂單需求有所減緩。”前述模擬芯片頭部企業董秘稱。
但前述受訪董秘也坦言,“TI本身是這個行業的龍頭。但國內的模擬芯片公司跟TI還是有差距的,可能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這種特殊的情況在于,中國市場的供給遠遠小于需求。據相關報告數據,2020年我國占全球模擬芯片市場的36%,但自給率約12%。而就算是目前A股前十大的模擬芯片公司總營收,也僅相當于德州儀器的約22%,芯片國產化需求空間巨大。
實際上,整個芯片行業都在經歷行情轉變。21世紀資本研究院在此前文章中多次提出,2022年受需求影響,特別是智能手機、PC市場砍單頻繁,推動了需求端結構性調整,相關芯片產品進入供應和價格的分化行情,將走向結構性缺芯。
模擬芯片的價格走勢,只是這場維持近兩年的缺芯潮的一個小小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