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何柳穎報道 當地時間6月1日,被稱為Facebook(后改稱Meta)二把手、“第一夫人”的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其Facebook主頁上發文告別,長達1500詞的告別文細述了其與Facebook結緣的十四年。
那場著名的相遇也被記載了下來。彼時,扎克伯格23歲,創立Facebook不過三年,桑德伯格38歲,是谷歌公司全球在線銷售和運營副總裁。在那場派對前,兩人并無交集,唯一一個共同點是,兩人都是哈佛大學校友,只是桑德伯格拿著經濟學學士學位畢業,而扎克伯克自哈佛輟學。
很快,桑德伯格從谷歌離職,加入了當時的科技新貴企業Facebook。按照她原本的計劃,是在Facebook待五年,但直到14年后的今天,桑德伯格才真正說出了再見。
對于桑德伯格的離去,扎克伯格稱“在未來,我不計劃取代她在我們現有結構中的角色,我不確定這是否可能,因為她是一位超級明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定義了COO(首席運營官)?!?/p>
互訴衷腸后,傳來的卻是Meta正對桑德伯格將Facebook資源用于個人事務進行更廣泛的審查,距離她公布辭職不過一周多的時間。
這十四年間,扎克伯格與桑德伯格聯手締造了一個“稱霸”至今的社交帝國。普華永道(PwC)根據全球上市公司2022年3月31日股票市值排出的“2022全球市值100強上市公司”顯示,Meta Platforms市值6050億美元,排名第九,仍是社交軟件領域里的領頭羊。
與此同時,日漸彌漫的質疑乃至聲討也落在兩人身上。很多人都還記得,“數據門”事件之后,扎克伯格難得地穿上了正裝,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接受了長達數小時的質詢。曾有媒體指出,扎克伯格認為劍橋分析事件的公眾影響應歸咎于桑德伯格及其團隊。外界推測,兩人是否就此產生了裂縫?
無論如何,桑德伯格都將離開這個名利場(公司董事會席位保留)。只是車輪仍在往前,針對桑德伯格的審查正在進行,扎克伯格仍在其個人主頁上宣傳著元宇宙,這個已經改名的科技企業,仍在試圖建造一個新的互聯網王國,就像當初改變了社交方式的Facebook一樣。
廣告狂人
桑德伯格在谷歌和Facebook分別創造了兩次傳奇。
一次是幫助谷歌開發AdWords(關鍵字廣告)和AdSense(廣告聯盟)業務,一舉將當時還羽翼未豐的谷歌打造成了一個“吸金”體。統計機構Statista數據顯示,谷歌的廣告營收從2001年的0.7億美元躍升至2008年的211.3億美元。這兩個年份,分別是桑德伯格加入和離開谷歌的時間。
另一次,則直接將Facebook的廣告營收拉升至千億美元級別。2008年3月,在扎克伯格的“三顧茅廬”之下,桑德伯格正式走馬上任,在Facebook任COO至今。桑德伯格稱,“他有時會說,我們是一起長大的,事實也的確如此”。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Facebook公司營業收入為1179億美元,其中廣告業務營收占到了97%以上,達到1149.34億美元。相比之下,2007年,公司營收不過1.5億美元。
許多人將桑德伯格稱為“房間里的大人”。扎克伯格曾稱,有人是出色的管理者,能夠管理龐大組織。有人精于分析或注重發展策略。這兩種特質通常不會存在于同一個人身上。我自己更多屬于后者。
而桑德伯格更多地屬于前者。扎克伯格表示,“Sheryl構建了我們的廣告業務,聘請了優秀的人才,打造了我們的管理文化,并教會了我如何經營一家公司?!?/p>
“她最偉大的遺產之一是建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團隊”。目前公司的幾位高管,包括全球事務總裁 Nick Clegg、首席法務官 Jennifer Newstead、首席增長官 Javier Olivan等,均由其親手招募。
長期以來,兩人的合作伙伴關系十分緊密,“我們會坐在一起,他會每周與我一對一見面,并進行即時、真實的反饋”。也正是在這十四年間,Facebook從一家初創企業走向納斯達克,員工從三位數擴張至五位數,巔峰時期公司市值更是突破萬億美元,成為了繼蘋果、微軟、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之后取得這一成就的第五家美國公司。
不過,桑德伯格離開Facebook的決定并不是沒有預兆。有數據顯示,桑德伯格在過去十年拋售了逾 17 億美元 (約合 114 億元人民幣) 股票。此外,桑德伯格與扎克伯格產生隔閡的消息也時有傳出。只是,靴子落地后,外界還是一片嘩然。
出走之謎
按照桑德伯格的說法,此次出走,并非因為公司面臨的監管壓力,也不是因為目前的廣告放緩,而是時間沒有那么多。她計劃今年夏天結婚,能更多地陪伴組合家庭的5個孩子。同時,更多地關注基金會和慈善工作,“考慮到這一刻對女性來說是多么重要,這對我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桑德伯格的履歷堪稱“精英中的精英”。在哈佛期間,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就對桑德伯格賞識有加,自愿擔任其論文導師。1999年,薩默斯出任克林頓政府財政部長,桑德伯格任幕僚長,當時的她年僅29歲。此外,麥肯錫公司管理顧問、 世界銀行研究助理也成為了她個人簡歷中濃墨重彩的幾筆。再之后,就是讓其聲名鵲起的谷歌、Facebook。
憑著過硬的實力和人格魅力,桑德伯格“風評”一直不錯。只是,作為企業“第二把手”,桑德伯格與Facebook共榮共衰的命運似乎并不可逆。
轉折點發生在2018年。當年3月,有關8700萬Facebook用戶數據被不當泄露的報道一瞬間將Facebook推上了風口浪尖。人們憤怒的原因在于,泄露的信息與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掛鉤。
一時間,公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口誅筆伐,扎克伯格也不得不接受輪番上陣的美國國會和歐洲議會質詢。用戶信息泄露,作為COO的桑德伯格似乎難辭其咎,當時,有媒體報道“扎克伯格因丑聞事件指責桑德伯格”。
“不和”跡象時有顯示。曾有一位公司前高管透露,桑德伯格支持更嚴格的內容審核,而扎克伯格則主張該平臺不應該成為“真相的仲裁者”。
2021年10月,Facebook正式改名為Meta Platform,轉向元宇宙業務的決心可見一斑。有人認為,元宇宙生態將使Facebook營收渠道大大拓寬,扭轉單一的廣告收入,桑德伯格也因此失去了長袖善舞之地,這或許也是她離開的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新的“靈魂人物”也在崛起。2018年,英國前副首相尼克·克萊格作為全球事務和通訊副總裁加入Facebook,2022年,克萊格升任全球事務總裁,在政策決策方面擁有了更大權限,扎克伯格稱他將“在所有政策事務上領導我們公司”。此前,克萊格向桑德伯格匯報,如今也向扎克伯格直接匯報。對于苦于“打理”政治事務的Facebook而言,前政要的加入與提拔意味頗深。
而接替桑德伯格的是公司首席增長官哈維爾·奧利文,扎克伯格稱其為“一個更傳統的首席運營官角色”。與桑德伯格的閃耀不一樣,出生于西班牙的奧利文內斂安靜,于2007年加入Facebook。作為增長官,奧利文主要躬耕海外市場,致力于將應用推廣到拉丁美洲等美國以外的用戶。
奧利文工作期間,Facebook用戶量極速擴容。Statista數據顯示。Facebook在2008年第三季度的的月活用戶量為1億。而截止2022年3月31日,Facebook及其家族產品應用月活人數達36億,每日活躍人數達29億。
也有人猜測桑德伯格是在審查壓力下請辭。6月11日消息顯示,Meta正對桑德伯格多年來將Facebook資源用于個人事務進行更廣泛的審查。據悉,從去年秋天起,Meta就已對數名員工展開調查。
調查范圍主要包括是否利用公司員工來支持Lean In基金會的工作;幫助她進行第二本書的寫作和推廣;以及是否利用公司資源策劃婚禮等。據悉,若屬實,可能會違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定。
有接近桑德伯格的消息人士表示,這項審查令她感到困擾,但并沒有促成她從公司辭職的決定。目前,針對公司的調查,桑德伯格暫無回應。其發言人則曾向媒體表示,“沒有不當使用公司資源來策劃她的婚禮”。
“向前一步”
這些年間,Facebook與桑德伯格稱得上“相互成就”。
在職期間,桑德伯格名利雙收?!癋acebook第一夫人”、Facebook董事會首位女性成員、《福布斯》雜志“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女性”第五名、《時代周刊》雜志封面等等,這些榮譽與頭銜,桑德伯格統統收入囊中。此外,據《福布斯》估計,桑德伯格的總財富為16億美元,是科技界第二女富豪。
這邊廂,她被譽為“硅谷最有影響力的女人”,以商界精英身份顯赫一時;另一邊,作為一名女性主義者,桑德伯格同樣備受擁戴。
2013年,桑德伯格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標題是Don’t hate her because she’s successful,不能因為她成功而厭她。
“她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人類(社交)網絡的副駕駛員。Facebook大約有10億用戶,其中大多數是女性,至少在美國是。她的履歷,她在哈佛商學院、麥肯錫和財政部的工作稱得上按部就班,并沒有革命氣息。但在主要女權主義者的‘血統’中,她很可能會成為關鍵人物?!碑斈甑奈恼氯缡窃u價。
“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幾乎就像 50 年前的貝蒂·弗里丹一樣,”作家兼歷史學家Stephanie Coontz說,“她正在與特定的觀眾交談,但她們真的需要這個信息?!必惖佟じダ锏な?0世紀美國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對美國第二次女權主義運動作出了莫大貢獻,被大眾稱為“解放所有家庭主婦的家庭主婦”。
值得一提的是,桑德伯格的母親原本是一名為了家庭放棄攻讀博士學位的家庭婦女,但后來成長為一名女性主義者,桑德伯格的主張很難說與她的母親沒有關系。
在很多個場合,桑德伯格都會用她略顯沙啞的聲音,提醒女性注意思想中的無形障礙。她作出了三點告誡:一,坐在桌旁,是指在工作場合中保持主動,要勇于為自身利益去進行談判;二,讓你的伴侶成為合作伙伴,要學會與伴侶保持公平合作;三,在你離開前別放棄。不要事先放棄,不要為了生育計劃或者其他而影響你現在的沖勁。
2013年,桑德伯格出版了第一本書《Lean in》(向前一步),副標題是“女性、工作及領導意志”,一度成為全球暢銷書,特別受職場女性歡迎。新書出版不久,桑德伯格啟動了同名非營利基金會。
官網介紹,基金會的使命是“賦予女性實現目標的力量”。
但其中不乏爭議之聲。哈佛學位、從政從商的履歷、富有且出色的丈夫,在恰當的時機進入了有前景又正當時的公司。桑德伯格這些要素,幾乎每一個都難以復制,要求所有人都像她一樣勇往直前,似乎有些想當然。
另一個爭議在于,有爆料稱桑德伯格利用Meta的影響力,壓制媒體對其前男友動視暴雪首席執行官鮑比科蒂克的不利報道。當時Meta發言人對此事的回應是:“桑德伯格從未為了影響編輯決定,而將該媒體與Facebook的商業關系作為威脅?!?/p>
這一質疑對桑德伯格的聲譽及其女性主義色彩造成了很大的創傷,疊加公司的數據丑聞事件,關于桑德伯格的個人評價逐漸出現了分化。只是,紛擾之中,桑德伯格的女性主義身份并未退卻,其個人主頁背景上仍是女性大合照,而按照桑德伯格本人公布的計劃,接下來她將會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女性權益當中去。
Meta站在“十字路口”
如今的Facebook并不好過。
美國通脹高燒、貨幣政策收緊,由此引發的股票拋售潮對科技股影響尤其顯著。疊加新冠疫情、供應鏈危機等影響因素,自去年9月以來,Meta Platforms股價開始下滑,從339.39美元/股跌至如今的163.74美元/股,股價腰斬很是迅猛。
桑德伯格的出走則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八碾x職正值公司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副總裁兼研究總監Mike Proulx表示。
這個十字路口,很大程度上指向公司的元宇宙業務轉型。Meta官方網頁上、扎克伯格個人Facebook主頁上,都充斥著VR設備等元宇宙元素。此前,Facebook宣布2022年將在元宇宙相關技術上投入100億美元。只是,巨額投入,回報寥寥。
Meta公布的第一季度財報中,元宇宙項目的“燒錢”屬性顯露無疑。報告期內,元宇宙戰略核心部門Reality Labs收入約為6.95億美元,但虧損達到了29.6億美元。
從整體營收來看,數據同樣不容樂觀。2022年第一季度,Meta總營收為279.0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61.71億美元相比增長7%;凈利潤為74.6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凈利潤94.97億美元相比下降21%。
如今,公司更是受到合規監管與行業競爭的雙重夾擊。
伴隨著公司的持續擴張,圍繞Facebook隱私安全、合規壟斷的問題爭議不斷。兩年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Facebook發起反壟斷訴訟,指控其通過多年的反競爭行為,非法維護其在個人社交網絡領域的壟斷地位,認為Facebook對Instagram、Whatsapp的收購行為損害了競爭,消費者的選擇權益亦受到損害。
近來,Meta旗下虛擬現實頭戴技術設備商Oculus、對GIF圖片供應商Giphy的收購等也都引起了監管機構的注意并對其進行審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正準備對《美國創新與選擇在線法案》的立法進行投票,這項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法案若落地,Facebook等科技巨頭勢必將要面臨更加劇烈的監管風暴。
另一方面,Tiktok的迅速崛起也給Facebook帶來了很大的競爭壓力。Sensor Tower商店情報數據顯示,2022年5月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以超過6400萬下載量,蟬聯全球移動應用(非游戲)下載榜冠軍。Meta應用家族屈居其后,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分別位居第二、三、四。
2020年,為了對抗Tiktok帶來的短視頻流量壓力,Meta在Instagram上推出了一項短視頻功能Reels。今年,公司更是為全球所有Facebook用戶推出了Reels,試圖以此加強對Tiktok的反擊。
扎克伯格曾就Tiktok發表評論稱,TikTok是一個規模非常大的競爭對手,而且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在增長,雖然我們有非??斓陌l展,競爭對手同樣增長迅速。他表示,對于Reels的發展保持樂觀,但是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種種跡象表明,在愈發激烈的行業競爭中,Meta正想方設法企穩“一哥”地位。此前,為爭取青少年用戶,Meta計劃為13歲以下孩子推出兒童版Instagram,但后因立法者和家長團體的反對而暫停。值得一提的是,曾有當地媒體稱,Meta正在讓咨詢公司策劃一場旨在讓美國公眾反對TikTok的全國性運動。
多重壓力之下,扎克伯格的元宇宙轉向能否助其再造一個互聯網王國?中華青年商會創會會長譚鎧承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疫情下不同領域的產業、企業都在關注元宇宙的發展,很多巨頭紛紛在布局。但在商業應用、價值變現方面,在市場上暫時還沒有元宇宙相關的產品能完全體現出來。Facebook改名為Meta,既是迎合現時的風口,也是給予自己定位,在元宇宙的熱潮下搶占先機,在相對優勢下有條件通過自身龐大的用戶量來推動元宇宙的發展,我相信市場上也很期待Facebook如何利用自身優勢為市場創造突破性的價值。”
未來難測,只是之后的元宇宙江湖,將不會再有桑德伯格的身影。
至于如今的Meta,大家普遍認為桑德伯格的出走必然會帶來沉重的“斷臂之痛”,但也有分析認為,華爾街并沒有被這個消息嚇到,他們仍看好該公司前景,桑德伯格的離職并不等于Meta面臨迫在眉睫的挑戰。
2022年,地緣政治風險增加,資本市場動蕩,愈加趨嚴的合規監管更是日夜懸在科技巨頭的脖頸上,這些環境因素之下,Facebook乃至其他科技巨頭如何破局,都成為焦點所在。而桑德伯格宣布離開后,人們對Facebook更多的想象空間在于,當年勢如破竹的創業企業,以及那位常年連帽衫的年輕人,能否在下一個互聯網洪流中繼續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