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大家都說intel是擠牙膏大師,特別是在14nm、10nm上,已經打磨好了好幾代了,14nm+++、10nm+++都來了。
事實上,不只是intel是擠牙膏大師,臺積電、三星也是如此,比如臺積電在5nm上,就打磨出了N5、N5P、N4P、N4X四種工藝,這不是擠牙膏是什么?
至于三星,則更是采用“精神勝利法”,將一些晶體管密度不達標的芯片,也稱之為5nm、4nm,實際工藝根本就沒達到。
而在3nm上,臺積電明顯也要擠牙膏,現在已經公布了4種工藝,分別是N3、N3P、N3E、N3X。
至于intel,目前也是采用“精神勝利法”,將10nm工藝改名為intel7,而將7nm改名為intel4,以混淆工藝和命名。
至于三星,不用說,本來工藝就差于臺積電,在3nm上更是押寶GAAFET晶體管技術,結果如何還尚未可知。
為什么,工藝越先進,晶圓廠越要擠牙膏,其實這個不難理解,因為隨著工藝越來越先進,摩爾定律越來越難持續,一個工藝跨越到另一種工藝,需要的時間越來越長。
以前1一年一代工藝進步,現在變成3年一代工藝進步,所以晶圓廠,不得不在這3年里使用一種工藝,你說不擠牙膏擠什么,只能慢慢打磨,不斷的改進,搞出N種工藝來,制造足夠的噱頭,吸引IC設計廠,把錢賺夠。
而當臺積電、三星、intel們在先進工藝上,都不斷擠牙膏時,對中國芯是有利的。簡單的來講,就是當先進廠商們在原地踏步,很難再前進后,落后的企業追趕時,就容易多了。
就像大家在跑步,有人跑在前面,與后面的人差距很大,但前面突然多了一堵墻,擋住了前面的人,沒法前進了,這時候落后的的人,就能夠縮小差距,慢慢的追上來了……
也許在工藝上,大家似乎沒有看到追上來太多的跡象,畢竟中芯受限于EUV光刻機,還停留在14nm。
但是整個芯片產業鏈,比如國產光刻機技術、刻蝕機技術、材料技術、EDA技術等,卻在不斷前進,慢慢的就會量變引起質變,最終整個國產芯片產業鏈前進,一起擺脫對國外的依賴,然后帶動國內芯片工藝進步,這種整體產業鏈的進步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說,當國外廠商們在先進工藝是擠牙膏,對中國芯而言,確實是個利好,希望他們一直擠下去,直到我們追上才不擠,那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