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檢察大數據戰略”賦能新時代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適應信息化時代新趨勢的重要舉措。6月6日,靈石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全體干警認真學習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翁躍強副主任《大數據拓展法律監督的實踐與思考》授課視頻,并圍繞“‘檢察大數據戰略’賦能新時代法律監督,助力提升法治體系建設效能”主題,結合各部門運用大數據工作實際情況,開展學習討論,分享心得體會。
第一檢察部全體干警在學習觀看后立即召開專題研討會,與會人員結合本部門的具體工作,從大數據拓展法律監督的重要性及實踐體會、如何運用大數據監督辦案等方面進行深入學習研討,并一致認為:一要全面提升大數據戰略思維,及時轉變檢察工作思路;二要在司法實踐中對個案深入思考,充分依據數據業務系統,加強數據分析,全方位對照研究,形成類案思索與研判。要繼續發揮大數據在刑事檢察工作中的優勢,全面促進刑事檢察工作辦案提質增效。
第二檢察部全體干警在學習討論后一致認為: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如何利用新時代科技的產物,提高檢察業務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當前犯罪呈現出網絡化、科技化、智能化、組織化、專業化的趨勢下,“增強大數據戰略思維、運用大數據賦能檢察監督”已逐漸滲透到檢察工作的每一個“細胞”中。第二檢察部將充分發揮和運用好檢察大數據的排頭兵作用,通過案件質量評查與流程監控延伸監管觸角、提升監管質量、降低監管成本,通過統計分析最為直接的顯現大數據監管優勢、為辦案部門提供數據支持,通過信息公開與律師接待提升檢察機關司法透明度、為人民群眾提供大數據監督窗口。
顧紅松表示,德陽市作為“成德綿大數據走廊”“成德綿眉瀘雅大數據產業聚集區”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大數據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四川數據要素產業園”成立,是德陽推進大數據發展的創新之舉和務實之策,也是全省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重要載體,將推動德陽邁入數字化發展快車道,為數字四川建設、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活動對德陽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進情況進行了介紹,發布了德陽數據交易平臺和首批“德陽數商”。四川省大數據中心與德陽市政府簽訂《共建四川數據要素產業園合作協議書》,并為德陽天府數谷授予“四川數據要素產業園”。劉光強為新組建的德陽國科數字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揭牌。
據悉,“四川數據要素產業園”是全國首個以“數據要素”為核心產業的園區。該園區的建設,標志著四川在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領域市場化、產業化方面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李勇主任從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以及就業情況出發,指出學校領導帶隊深入園區、企業開展訪企拓崗,主動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體現出學校對就業工作的重視、對畢業生的關愛以及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他指出,園區及部分企業與學校已有前期合作基礎,各方同向而行、穩定發展,當前進一步深化園校企合作正當時,接下來,要盡快打通就業信息壁壘,加快縱深全域交流互動,深入推進學習、實習、實訓、企業試用錄用等一體化的人才培養與就業鏈條,做到全方位、立體化的合作,打造園、校、企合作的精品,實現各方發展共贏。
楊天怡代表學校對園區及各企業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對學校的辦學特點、師資力量、教學質量、未來發展及學生就業等各方面情況進行介紹。他指出,本次走訪進一步加深了學校對大數據產業園區及各企業發展及規劃的了解,學校學科專業建設與園區五大產業發展契合度強,學校畢業生與園區各企業人才需求匹配度高,各方交流合作基礎好,希望以此次訪問交流為契機,園校、校企各方進一步發揮各自資源和人才技術優勢,在創新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開展實習實訓、促進畢業生就業等方面深化合作關系,打造高質量的實習實訓以及就業平臺,助力廣大學子能力提升、充分就業,助力企業吸納優秀人才、高質量發展,促進教育和產業的聯動發展,共同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