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為了盡量避免基礎能力的重復建設,消除各系統相互割裂的現象,實現數據的高效互通共享,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實現興業、善政、惠民,智能化是“華山一條路”。城市智能中樞就好比人的神經中樞,它可以保證智慧城市“經絡通暢、四肢靈活”,同時本身又是動態、可自適應性的,能夠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2021年華為正式發布其城市智能中樞時就強調,是城市智能中樞讓整個城市發展更高效、善創新、有溫度、可持續。一年過去了,在800多個項目的成功實踐基礎之上,華為云攜手生態伙伴,不斷沉淀行業經驗與資產,實現了華為云城市智能中樞的全新升級,持續拓展智慧城市的邊界。
在6月15日舉行的華為伙伴暨開發者大會2022——華為云城市智能中樞賦能新型智慧城市應用敏捷創新分論壇上,華為云重磅發布了首個云原生城市智能中樞時空計算服務,以及城市智能中樞決策優化服務和智慧產業發展服務平臺解決方案(即產業大腦),進一步豐富了城市智能中樞的內涵,同步增強了華為云服務生態伙伴、賦能智慧城市發展的諸多能力。
讓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AI的力量!華為云是這么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華為云致力于打造云上行業創新的最佳平臺,不管是城市智能中樞提供的決策優化服務、時空計算服務,還是行業aPaaS具備的聚焦特定行業和場景的技術能力,新型智慧城市都是最好的試驗田。華為云與生態伙伴的經驗、能力、服務,可以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得到快速復制、推廣、檢驗以及正向的反饋,在促進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實現了華為云平臺的持續演進與優化,不斷創造新的價值。
智慧城市要面向運營,有造血功能,以人為本,提高民眾體驗的滿意度,是智慧城市未來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啟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探索,重建設更注重運營,開始逐漸成為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統一認識。
當然,說到智慧城市還離不開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復雜的巨系統。過去智慧城市偏重垂直系統建設,今天開始橫向以城市為載體,所以更是一個關乎全局的錯綜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從建設到運營,從豎井系統到橫向暢通,城市的數字化需求迎來結構變化,這要求智慧城市系統提供商從關注技術到關注場景、關注服務轉變。
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深耕者,華為早已認識到這一變化,并協同“能力型”伙伴完成智慧城市建設的供給能力拼圖。華海智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智匯”)就成為華為認證的總集伙伴之一,去共同打造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咨詢規劃、方案設計、集成交付、運維運營等關鍵服務能力,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出最大效益。
華海智匯與華為的能力互補和共進在智慧龍崗2.0項目建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2020年初,智慧龍崗2.0項目建設啟動,華為和華海智匯作為總包供應商,在智慧龍崗現狀建設基礎上,以“一個大腦、四個中心、四大支撐、N個應用”為建設思路,“一盤棋”推進,持續打造智慧城市建設的“龍崗樣板”。
目前,智慧龍崗城區大腦,城區運行監測中心、城區決策分析中心、城區指揮調度中心、城區事件分撥處置中心,以及應急、警務、交通、醫療、教育等深化智慧應用有序建成,云(政務云、網絡存儲、AI算力)、網(政務內外網、教育網、衛健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智慧龍崗2.0建設,讓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提升。
智慧城市部署及運維技術專業以“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為背景,推動數據資源共享和互通,保障基礎設施穩定運輸和重點領域信息安全,提升安全網絡基礎,加快信息技術創新發展。例如:數據分析、信息采集、網絡維護、智慧城市管理等。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互聯網技術、管理與運維的基礎理論知識,熟練掌握互聯網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較強的運維與實踐應用能力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
智慧城市部署及運維技術專業的就業前景廣闊,構建在互聯網的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隨著互聯網產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互聯網人才的需求越發迫切。從整體看,智慧城市部署及運維技術的應用范圍廣泛,涉及智慧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管理、數據分析與處理、系統運行與維護、網絡組建與維護、網頁設計、BIM建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