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3月份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產業鏈供應鏈一度面臨不少堵點卡點,導致部分工業企業停工停產。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陶青介紹,工信部把暢通產業鏈供應鏈作為工業穩增長的首要任務,會同相關部門和有關地方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產業鏈供應鏈日益暢通,工業經濟迅速扭轉了下滑態勢,實現了恢復增長。
“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在4月份短暫下降后,5月份恢復正增長,6月份增速達到9.2%。其中,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恢復更加明顯,6月份汽車制造業增加值由上月下降7%轉為大幅增長16.2%,有力拉動整體工業增長。目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恢復正常生產,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的產能也全面恢復。”陶青說。
就上半年工信部針對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采取的保障措施,陶青表示,一是聚焦重點區域,全力打通堵點卡點。第一時間建立重點省市日調度機制,協調解決物流運輸受阻、上下游銜接不暢等問題。派出前方工作組,加強跨區域協調,做好重點區域疫情防控條件下的閉環管理和穩定生產。
二是聚焦重點企業,建立實施“白名單”制度。圍繞醫療防疫重點物資、居民生活必需物資、農業生產重要物資、戰略性產業關鍵物資等重點領域,發布重點企業“白名單”,暢通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節點。同時,指導各地2萬余家“白名單”企業實現區域互認,推動協同復工復產。
三是聚焦重點行業,促進上下游對接服務。搭建汽車、集成電路、醫療物資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協調平臺,建立汽車企業零部件庫存小于3天的“紅燈”預警機制、大宗原材料供應“紅黃藍”預警協調機制等,逐一推動解決企業反映的原材料供應、員工返崗、物流運輸等問題。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問題訴求5.4萬余個,助力上下游同步復工復產。
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生產,進一步推動企業穩產達產。
一是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行情況監測,在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基礎上,抓實抓細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推動關鍵節點企業穩產達產,全面恢復產能。
二是指導出現疫情的地區落實好生產過程中的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實施穩定生產方案和應急預案,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的穩定生產工作。應該說,經過3、4月份的沖擊和歷練,很多企業、很多地方及時形成自己的應急預案,非常有信心,在任何沖擊下,都能夠迅速實現閉環管理和穩定生產工作。
三是進一步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協調平臺,健全大宗產品供需“紅黃藍”預警機制,加強汽車芯片供給,推動區域間、上下游協調聯動,確保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