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esla)是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總部位于帕洛阿托(Palo Alto) [1] ,市值達2100億美元, [196] 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2003年7月1日,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共同創立,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以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努力為每一個普通消費者提供其消費能力范圍內的純電動車輛;特斯拉的愿景是『加速全球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2008年,發布第一款汽車產品——兩門運動型跑車Roadster。 [2] 2012年,發布第二款汽車產品——四門純電動豪華轎跑車Model S [3] ;第三款汽車產品為Model X,豪華純電動SUV [4] ,于2015年9月開始交付。 [5] 特斯拉下一款汽車Model 3首次公開于2016年3月 [6] ,已于2017年末開始交付。2019年2月,馬斯克宣布將開放所有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專利 [10] 。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超越加利福尼亞工廠,成為了特斯拉全球年產量最高的一座工廠。
在7月20日的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有投資者詢問特斯拉如何看待在中國市場的競爭。馬斯克表示,他非常尊重中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他們很聰明,他們很努力,任何沒有他們那么有競爭力的人都會衰落。”不過馬斯克表示,“目前最好的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實際上是特斯拉中國。”
財報顯示,上海工廠在近期進行了產能升級,年產能超過了75萬輛,是特斯拉目前產能最高的超級工廠。此外,特斯拉美國加利福尼亞工廠年產能65萬輛,德國柏林工廠和美國得州工廠年產能均超25萬輛。據此前乘聯會公布的數據,特斯拉中國6月份共計交付7.89萬輛,創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國共交付29.5萬輛汽車。
盡管2022年新增兩家工廠,但上海超級工廠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仍將會是特斯拉全球生產布局的“中流砥柱”。
7月21日,特斯拉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并披露了最新的產能布局情況。其中,上海工廠擴產后,年產能將超過75萬輛,成為特斯拉全球第一大超級工廠。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在進行生產線擴產的改造。此外,特斯拉美國弗里蒙特工廠年產能65萬輛,德國柏林工廠和美國得州工廠年產能均超25萬輛。
特斯拉方面表示,今年下半年交付將“打破紀錄”,并重申未來幾年年均汽車交付量增長50%的目標,但未在業績報告中給出2022年交付量的具體目標。按照50%的增長目標,今年特斯拉電動車全年交付有望近150萬輛。
位于臨港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占地86萬平方米,和一些大型整車廠相比,規模算是小的。怎樣高效地利用這塊地、單位時間內生產出更多車?廠房設計里就有大學問。一輛車的生產由沖壓、焊接、油漆、總裝四大環節組成,一座整車廠的生產線都是圍繞這些工藝展開的。特斯拉的第一座超級工廠——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工廠,四大生產環節分布在四座互相獨立的廠房。上海工廠沒有采用分散布局,而是將四大車間集中在一個巨大的空間內,使得零部件的流轉效率、土地利用率顯著提高,生產每一輛車的能耗減少17%。今年剛剛投產的德國柏林工廠、美國得州工廠都吸收了上海工廠的設計理念。它們遵循的“一切都在同一個屋頂之下”原則,能在上海看到源頭。在特斯拉的工廠設計版圖上,上海“無畏艦”無疑是一個地標。市場需求持續火熱,特斯拉實現交付量的新高并非天方夜譚。
和大多數制造業企業有個顯著的區別,在特斯拉的廠區里,看不到獨立的辦公樓。在這里,看到的只是廠房。特斯拉當然也有行政人員,而他們的辦公地點就在工廠二層,與生產車間只有幾十級樓梯的距離。馬斯克有一次接受采訪時說:“公司管理層和工程師不能單獨待在象牙塔里,他們離工廠越近越好,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在全球幾大主要市場,特斯拉產品一直保持著供不應求的狀態:在中國市場,特斯拉Model 3提車周期已長達16~20周;在歐洲,現在預定Model Y最快可在今年11月至明年1月提車,Model 3則需等到明年1~3月;美國預定Model Y需要等到明年1~4月提車,Model 3最快也需要到今年10月。
在目標的150萬輛交付量中,上海工廠或將繼續占據半壁江山。從2021年開始,上海工廠便成為特斯拉全球生產的中流砥柱,2021年全年特斯拉交付量為93.6萬輛,上海工廠貢獻其中的48.41萬輛。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56.5萬輛汽車,其中上海工廠產量便達到近30萬輛,占比超過50%,并有近10萬輛向海外市場交付。
根據乘聯會披露的數據,今年6月,特斯拉中國月銷量達到78906輛,同比增長138%,上海工廠月產量創下新高。第一財經記者從內部人士了解到,疫情前特斯拉每周(7天24小時)產能在1.5萬輛以上,根據特斯拉工廠的升級改造計劃,未來周產能可達到2.2萬輛的新高,不過特斯拉方面未就這一數據予以證實。
上海工廠產能繼續增長的同時,特斯拉海外兩家新建工廠仍處于產能爬坡當中,短期內難以幫助特斯拉加速交付。
馬斯克表示,到6月為止,特斯拉在柏林的新工廠每周產量已經超過1000輛,他預計該公司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新工廠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產量也能超過每周1000輛。但根據特斯拉規劃,柏林工廠周產1000輛的里程碑本應在4月底實現。
此外,特斯拉得州工廠正遭遇4680電池供應和物流供應瓶頸,馬斯克在接受車主俱樂部采訪時表示:“柏林和奧斯汀工廠現在都是巨大的‘燒錢爐’。它們正在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那是金錢燃燒的聲音。”
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特斯拉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169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的172億美元,同比增長42%;凈利潤達22.6億美元,同比增長98%。
在面臨經濟基本面走弱的風險下,特斯拉主動收縮規模并保留現金資產。在二季報中,特斯拉披露公司減持75%的比特幣資產,兌換了9.36億美元現金。此外,特斯拉此前還宣布將削減全球10%的職位,并增加更多的臨時工崗位。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為了抵消供應鏈的漲價壓力,特斯拉不得不對旗下車型進行多次漲價,“在這一點上,漲價并不是令人高興的選擇,但我們不得不這么做。”財報顯示,特斯拉的汽車業務毛利率達27.9%,這一數字仍然遠高于燃油車或造車新勢力的水平,但與今年第一季度的32.9%出現環比大跌,相信是由于上海超級工廠停產導致。
今年第二季度是特斯拉自新冠疫情以來挑戰最大的一個季度。此前特斯拉在公告中表示,在經歷了供應鏈的持續挑戰和工廠停工,特斯拉全球仍然生產了超過 25.8萬輛汽車,交付了超過 25.4萬輛汽車,并強調今年6月是特斯拉歷史上汽車產量最高的月份。
由于上海超級工廠曾停產,二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環比下降18%,但上半年公司完成56.4萬輛的交付,同比增長46%,與50%的年增長率目標相差無幾。在二季報中,特斯拉繼續維持50%的增長目標,但增長率將取決于設備能力、工廠 正常運行時間、運營效率以及供應鏈的容量和穩定性。
此外,特斯拉在二季度還減持了75%的比特幣資產,兌換了9.36億美元的現金。2021年年初,特斯拉宣布購入15億美元比特幣作為投資項目,后來隨著比特幣的價格一路走高,對特斯拉的投資收益也貢獻不菲,不過比特幣的熱潮在今年持續降溫,目前比特幣價格已低于2.5萬美元。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出售了2.72億美元的比特幣資產,使該公司賬面上的比特幣價值約為13.3億美元,而截至二季度末,特斯拉持有的比特幣資產減值至2.18億美元。
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斯拉出售比特幣是為了改善現金狀況,出售加密貨幣“不是對比特幣的裁決”,他對未來增持比特幣持開放態度,同時強調特斯拉沒有出售狗狗幣。
不過,特斯拉的現金流和負債正處于歷史最好水平,截至第二季度特斯拉持有的現金及等價物達183億美元,除去汽車和太陽能融資租賃以后,特斯拉債務降至只有6600萬美元。
從高空俯視,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宛如一艘航空母艦,因此員工們稱它為“無畏艦”。去年,48.4萬輛特斯拉汽車在這里生產出來,交付全國和海外市場。開車帶我們進廠的員工說,在特斯拉廠區里有個規矩——小車讓大車。這個規則乍聽有些反常,但自有其道理:大車都是運送物料、零部件的,優先大車也就是優先生產。在特斯拉,所有流程都為生產效率而設計。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