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百度“500萬AI人才培養計劃”:已經為全社會培養AI人才超過200萬

百度“500萬AI人才培養計劃”:已經為全社會培養AI人才超過200萬

2022-08-25
來源:潛力變實力

近日,職場社交平臺脈脈對外發布《2022人工智能頂尖人才數據圖鑒》(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顯示,當下人工智能行業人才緊缺,其中視覺算法工程師供需比最低,僅為0.08,平均12.5家企業爭奪一個人才。

人工智能行業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行業,教育和研究門檻要求較高,人才培養周期較長。報告數據顯示,近九成算法工程師為碩博學歷。而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于該行業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長,人才供需關系緊張。在招聘市場中,招聘難度大、起薪普遍較高。

在人工智能主要技術方向上,有語音識別、自然語言、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這四類,人才供需比分別為0.49、0.49、0.48和0.38。其中人工智能行業算法方向人才招聘難度最大,熱度最高。報告顯示,最難招崗位TOP10中,有7個算法崗位,3個工程崗位。薪資上,算法工程師展現出極強的競爭力,平均起薪超過3.2萬元,工作3年以后,月薪普遍接近5萬元。

在行業最難招的崗位TOP10中,9個崗位都能在自動駕駛領域找到(除了高級視頻開發工程師),涉及自動駕駛感知、定位、規劃及控制四大算法模塊。

另外,相比于互聯網行業普遍關注的“35歲分水嶺”,人工智能行業對35歲以上的職場人更加友好。報告稱,開發工程師群體中,工齡在5年以上的開發工程師占68.7%,工齡10年以上占22.1%。算法工程師則整體偏年輕化,67.9%的算法工程師工齡在5年以內,平均工齡為4.59年;開發工程師和硬件工程師相對更穩定,平均司齡分別是3.74年和3.45年。

算法工程師的人才流動性也很大,超過一半會在工作3年內選擇跳槽,32.3%的算法工程師可以在一家公司工作3-5年,然而穩定工作5年以上的不到一成。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在現場談到,未來十年,人工智能技術是撬動新興行業增長的杠桿力。隨著國家密集出臺相關政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投資持續涌入,頂尖人才成為決定企業決戰人工智能時代的重要抓手。但面對“粥多僧少”的現狀,各廠商人才爭奪戰日趨白熱化。

AI人才企業去向可以看出,騰訊、阿里、華為三家公司吸引了大部分人才。他們大多去了其AI相關業務部門,如騰訊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優圖實驗室、自動駕駛實驗室;阿里達摩院、阿里云、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華為2012實驗室、華為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等。

總體來看,目前人工智能人才儲備量最大的企業仍是通信和互聯網大廠。報告也提到,傳統互聯網公司成為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來源,占比為13.6%。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四個技術方向上,人才儲備量最大的公司是華為,其次是百度、字節跳動和騰訊等互聯網頭部企業。

雖然隨著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越來越多行業外人才正在進入人工智能領域,但這一行業人才缺口仍然巨大。人力資源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體來看,科技大廠是爭奪人工智能人才的強勢力量。

根據脈脈人才智庫日前發布的《人工智能頂尖人才數據圖鑒2022》顯示,人工智能行業算法工程師應屆生底薪超3萬元;12.5個視覺算法崗位競爭1個人才;科技大廠已超前囤人,小巨頭人才招聘逆勢增長。

數十家企業搶一個人才已不罕見

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對本報記者表示,人工智能最難招崗位TOP10中,有7個算法崗位、3個工程崗位。視覺算法工程師供需比為0.08,平均12.5家企業爭搶一個人才。總體來看,算法方向人才招聘難度較大。

“在小馬智行,頂尖的技術人才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招聘重點和難點。”小馬智行人力資源總監白靜對記者表示,頂尖技術人才對新興行業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對于有足夠挑戰和影響力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熱情度,對追求卓越的文化具有深刻的認同感;同時,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著清晰的思考框架,也很在意能否與頂尖人才一起共事。

脈脈研究報告顯示,人工智能領域人才供需比處于較低水平,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四個技術方向的人才供需比分別為0.49、0.49、0.48和0.38。其中計算機視覺人才供需比最低,人才最為緊缺。

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人工智能領域人才起薪水平普遍較高,算法工程師平均起薪為32208元,開發工程師平均起薪為32000元,人工智能主要技術方向人才最高月薪達到6萬元以上。

“在人工智能人才低供需比背景下,核心崗位的人才招聘面臨激烈競爭,人才需求逆勢增長。數十家企業爭搶一個算法人才已不再罕見。”王倩對記者如是說。

人才眼中“前景”比“錢景”更重要

2022年上半年,行業變革給招聘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底層技術周期的更迭帶來行業興衰更替,互聯網行業的海量人才吸納按下暫停鍵,人工智能被寄予希望,成為下一個風口。

王倩表示,新一輪人才流動已經開始,互聯網的行業光環逐漸消失,人工智能的崛起為技術人才帶來新的職業紅利期。從互聯網到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行業,成為可以預見的人才遷徙必經之路。

6月11日,百度聯合全國11家職業教育集團,發布“大國智匠”人才培養計劃。該計劃旨在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復合型人工智能技術人才,彌補國內AI人才缺口。這也是百度“500萬AI人才培養計劃”的最新舉措。截至目前,百度已經為全社會培養AI人才超過200萬。

據介紹,從2018年起,百度和大學聯合舉辦了28場師資培訓,覆蓋近900所大學,培訓了近4000名老師。此次推出的“大國智匠”人才培養計劃將這一模式遷至高職院校并迭代升級。“大國智匠”人才培養計劃面向全國高職院校的師生開放,包括開展師資培訓、設置激勵金、與院校課程共建、開設AI人才工坊等一系列內容。

在發布儀式上,百度集團副總裁袁佛玉表示,“‘大國智匠’是符合時代和行業發展所需,專業技能超群、具有工匠精神、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復合型技術人才。人工智能時代,無論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還是建設制造強國,我們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這類技術人才。”

數據顯示,我國AI人才缺口超過500萬。其中,既包括研究型人才,也包括活躍在生產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從單一技能型到具備工程思維、跨界能力的復合型,是數字經濟向縱深發展的必然。同時,培養既懂專業技術,又懂人工智能的“大國智匠”, 對帶動就業、促進鄉村振興、建設數字經濟意義重大。

正基于此,職業教育變革更顯迫切。2019年以來,全國已有1016所職業院校成功備案人工智能技術服務(應用)專業,是開設人工智能專業本科院校的2.3倍。高職人工智能教育的快速發展,更需要從師資、項目孵化、教學實踐等方面獲得全局支持。

“大國智匠”人才培養計劃,將為高職院校提供一個覆蓋教師、學生群體,集培訓、實踐學習、項目孵化等于一體的“綜合治理”方案。

首先,圍繞農業、林業、制造業、鄉村振興、非遺等10個與產業、民生相關的重點領域,結合產業需求與痛點對一線教師進行培訓,緩解高職院校人工智能師資短缺的問題。

全國鄉村振興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廖忠明在發布儀式上表示,“如果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鄉村建設,無論是提供智慧消防、智慧醫療,還是對鄉村環境衛生、安全隱患等進行管理治理,都能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事業。”全國非遺文化傳承職教聯盟(籌)理事長魏萍也表示,“如果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讓非遺技藝可以實現遠程傳授、學習,將對我們國家的非遺文化傳承起到巨大的作用。”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人成在线视频 | 免费无遮挡毛片 |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 日韩性大片免费 | 三级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大片 | 最近手机高清中文字幕大全7 | 欧美黑大粗硬毛片视频 | 日韩美女免费视频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 目韩一区二区三区系列片丶 | 久久99九九99九九精品 |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乱淫a∨片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 全部免费a级毛片 | 高清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v片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v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鸭王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 欧美一级毛片特黄大 | 免费观看欧美精品成人毛片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免费 |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 男女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欠草视频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99视频精品免费99在线 | 日本加勒比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精品日韩 | 美国一级毛片∞ | 久久婷婷影院 | 欧美成人午夜 | 国产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小视频 | 免费一区二区 | 精品91精品91精品国产片 | 日本人的色道www免费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