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硬件架構來看,服務器和我們日常用到的計算機比較相似,都包括CPU、內存、硬盤、主板和電源以及連接器等。我們可以把服務器理解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在性能、穩定性、安全性、可拓展性方面要求更高。
根據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加速計算市場(2021年下半年)跟蹤報告》,2021年全年,中國AI服務器市場規模達350.3億元,同比增長68.6%。
目前使用X86架構的服務器CPU仍然占據絕對優勢。按照2021年統計數據,X86架構市場占比高達97%,以ARM為代表的RISC結構近年來增長迅猛,尤其國內誕生了以華為海思、阿里平頭哥為代表芯片企業。
好東西當然價格也高,和日常使用的計算機一樣,CPU及GPU為代表的芯片占據主要的成本。數據顯示,芯片成本在基礎型服務器中約占總成本的32%,而在高性能或更強性能的服務器中,芯片成本占比高達 50%~83%。
從終端產品售價可以看到, 2021年全球服務器平均單價高達7328 美元/臺(約合人民幣4.9萬元),在“物美價廉”著稱的中國市場也達到了6415 美元/臺(約合人民幣4.3萬元),遠超一般計算機750美元/臺(約合人民幣0.5萬元)的售價,遠不是一般人可以買得起的,那么都是那些人在買呢?
沒錯,主要還是互聯網和通信等“大戶”占據主導。根據梳理,2021年中國服務器市場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熱潮)、通信運營商(4G/5G變革)和金融、政府等傳統“大戶”是主要的需求主體。
從廠商維度看,浪潮信息、寧暢、新華三、華為、安擎位居前五,占據了82.6%的市場份額。其中,浪潮AI服務器市場占有率達52.4%,連續5年(2017–2021年)市場份額超過50%。
從行業維度看,市場規模TOP6行業為互聯網、服務、政府、金融、制造、電信。其中,互聯網依然是最大的AI算力采購行業,采購份額占整體AI服務器市場的57.2%,同比增長71.8%。此外,金融、服務、制造和能源行業均有超過80%的上漲。
在數字經濟和“東數西算”等政策影響下,中國AI算力市場持續高速發展。IDC預測,2025年中國AI算力市場規模將達到701.8億元,占整體服務器市場近三成。據《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中國AI算力發展領跑全球,AI服務器支出規模位列全球第一。
從產業鏈上游來看,上游廠商主要為電子元件廠商及軟件提供商。服務器硬件主要包括: CPU、內存、硬盤、主板、網卡、Raid 卡、HBA 卡和電源。其中,CPU、內存和硬盤 3 項組 件成本占比較高。另一方面隨著服務器性能提高,CPU 成本占比也相應提高。根據 IDC 在 2018年服務器成本結構數據顯示,芯片成本在基礎型服務器中約占總成本的 32%,而在高性 能或更強性能的服務器中,芯片成本占比高達 50%~83%。
從產業鏈中游來看,服務器廠商可分為白牌服務器廠商和品牌服務器廠商。1)白牌服務 器廠商,是指以廣達為代表的 ODM 廠商,ODM 廠商根據品牌服務器廠商的委托完成硬件生產,加貼委托方商標并交付至品牌持有者進行銷售。由于白牌服務廠商憑借其技術優勢可承 擔服務器設計工作,因此,近些年一些有特定需求的客戶傾向繞過品牌廠商直接訂購服務器 成品。2)品牌服務廠商,主要有浪潮、華為、中科曙光、Dell 等。
從產業鏈下游來看,中國服務器市場需求集中在互聯網(包括云計算)、政府、電信運營商等領域,其中互聯網行業是服務器最主要的采購方,在整體需求中的占比超 30%。根據IDC 數據顯示,中國服務器下游客戶主要為互聯網、政府、電信、金融和服務五大行業。 2020 年國內服務器市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行業中,互聯網行業保持 40%增長、金融業與制造業保持兩位數增長、電信與政府客戶基本維穩。
黨政信創從電子公文向電子政務深入,CPU 替換將逐步從 PC 端向服務器轉移,疊加金 融信創發展提速,信創規模將不斷放大。針對信創產業,國家提出了“2+8+n”體系,按照 這個順序逐步實現自主可控。2013 年開始,黨政行業從行政辦公電子公文系統率先開展替換 計劃,預測 2023 年完成電子公文系統替換,隨著黨政信創從電子公文向電子政務推進,將進 一步提高對服務器及相關產業鏈需求。而八大重點行業中,金融信創開展最早,并逐漸提速, 電信行業次之;能源、交通、航空航天、醫療也在逐步推進與試點中;其余 n 個行業將于 2023 年陸續啟動。根據億歐智庫測算,國內信創產業規模已達萬億,將在 2025 年達到 1.33 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4.8%。
近些年,國家政策持續牽引信創的開展,“國產替代”是政策的關鍵詞,關鍵技術領域 的攻關突破是重點工作。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 展的若干政策》,中國芯片自給率要在 2025 年達到 70%,而目前國產芯片自給率不及 30%。但近幾年國產芯片迎頭趕上,2020-2021 年信創項目落地,國產服務器在黨政機關及部分行 業開始應用,國產服務器的可用性得到初步驗證。并且隨著國產芯片廠商及服務器廠商持續 更迭產品,產品性能將不斷提升。目前,國內服務器 CPU 市場海光、華為海思占據主要份額, 產品已實現大規模商用,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