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電,工信部數據顯示,1-7月通信業電信業務總量988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2%;1-7月通信業營業收入112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
固定互聯網寬帶業務收入平穩增長。1—7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互聯網寬帶業務收入為1421億元,同比增長9.3%,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15.1%,占比較上半年提升0.1個百分點,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1.4個百分點。
移動數據流量業務收入低速增長。1—7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移動數據流量業務收入3865億元,同比增長0.5%,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40.9%,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0.2個百分點。
新興業務收入保持快速增長。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1—7月份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1843億元,同比增長35.1%,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19.5%,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5個百分點。其中云計算和大數據收入同比增速分別達131.7%和60.3%,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5%,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9%。
語音業務收入降幅小幅收窄。1—7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固定語音和移動語音業務收入121.8億元和67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0.1%和3.8%,較上半年分別收窄0.7個和0.6個百分點,在電信業務收入中總占比8.4%,占比較去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
二、電信用戶發展情況
固定寬帶接入用戶規模穩步增長,千兆用戶數持續擴大。截至7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66億戶,比上年末凈增3070萬戶。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5.31億戶,占總用戶數的93.8%,占比較上年末提升0.8個百分點;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6570萬戶,比上年末凈增3112萬戶,占總用戶數的11.6%。
移動電話用戶規模穩中有增,5G用戶快速發展。截至7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6.72億戶,比上年末凈增2941萬戶。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戶達4.75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2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28.4%,占比較上年末提升6.8個百分點。
移動網絡連接終端中物聯網用戶占比近半,IPTV用戶數穩步增加。截至7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16.67億戶,比上年末凈增2.7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包括移動電話用戶和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的比重已達49.9%。IPTV(網絡電視)總用戶數達3.68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979萬戶。
日前,記者從工信部“打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信息通信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行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電信業務收入從2012年的1.08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47萬億元,網民規模達10.32億,比2012年增長了83%。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的跨越。
在信息通信業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十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服務持續普惠民生,行業管理和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
十年來,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跨越發展。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介紹,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數量從3個增至19個,國際通信網絡通達和服務能力持續增強。數據中心規模和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固定和移動網絡的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改造全面完成。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
在5G和千兆光網建設方面,截至7月底,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和96%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75億戶,比2021年末凈增1.2億戶;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4億戶家庭的能力,已通達全國所有城市地區,千兆寬帶接入用戶規模超6570萬戶,比2021年末凈增3100多萬戶。
與此同時,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和改革開放持續深化。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垃圾信息治理、“黑帶寬”清理等工作成效顯著,“攜號轉網”服務全面推廣,電信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截至2022年7月,全國電信業務持證企業超過13萬家,是2012年的4.9倍,信息通信行業市場蓬勃發展。
安全保障能力也不斷增強。謝存說,目前網絡和數據安全管理體系日臻完善,行業數據安全監管體系初步建立,基礎電信網絡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工業互聯網、車聯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框架體系初步形成。網絡安全產業綜合實力快速提升。
單位流量平均資費下降超過95%
近年來,信息通信服務持續普惠民生。據悉,2015年以來工信部連續多年組織實施網絡提速降費專項行動,固定寬帶和4G用戶端到端平均下載速率提高7倍。相繼取消手機長途漫游費、流量“漫游”費,實現單位流量平均資費下降超過95%。
網絡提速降費的實施,促進了互聯網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互聯網生活性服務實現規?;茝V?!澳壳癆PP數量達232萬款,服務千行百業,滿足和豐富了用戶消費、娛樂、社交、出行等各類需求?!惫ば挪啃畔⑼ㄐ殴芾砭忠患壯惨晢T王鵬說。
此外,工信部連續8年組織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行政村通寬帶比例達到100%。推動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降幅超95%。加快適老化改造,共享美好數字生活。加速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進程,推出大字體、大圖標、語音引導等多種適老功能。
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維護用戶權益方面,目前已累計完成630萬次檢測,實現對我國主流應用商店在架APP的全覆蓋。緊盯熱點問題,有效凈化行業生態。推動主要互聯網企業基本解決APP開屏“關不掉”“亂跳轉”、強制下載軟件等熱點問題。
行業結構不斷優化,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成為電信業發展重要動力,上半年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1624億元,同比增長36.3%,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19.9%,行業轉型厚積薄發取得顯著成效。
支撐作用更加凸顯
從網絡自身的建設來講,基礎設施保持領先,深入推進“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4億戶家庭的能力,5G基站數累計開通185.4萬個,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萬個,實現“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數量達到19個,網絡時延和丟包率大幅下降。
從服務支撐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融合應用賦能提速,5G和千兆光網融合應用加速向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推廣落地,5G應用案例數超過2萬個。工業互聯網在產業集群、綠色低碳、安全生產等領域深度拓展,打造了一大批車間級、企業級、集群級新標桿。
擴大內需釋放潛力
從投資看,上半年,電信固定資產投資1894億元,同比增長24.6%,較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高18.5個百分點,為疫情下通信制造業、互聯網和軟件服務業等創造更多新增量。
從消費看,移動互聯網流量同比增長20.2%,線上辦公、網絡直播、網上外賣、短視頻等線上應用蓬勃發展,信息消費持續擴大升級。
數字惠民走深走實
用戶服務感知提升,基礎電信企業對“親情網”等常用電信業務實現跨區域辦理,33家重點互聯網企業建立人工客服熱線,137家企業接入互聯網信息服務投訴平臺。
信息無障礙能力提升,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深入推進,452家網站和APP完成適老化改造并通過評測。
用戶權益保護水平提升,累計完成630萬次APP檢測,實現對我國主流應用商店在架APP的全覆蓋,APP治理能力顯著增強。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