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車展延期后,8月26日舉辦的成都國際車展成為今年國內首個舉辦的A級車展。毫無意外,新能源汽車成為本次展會的主角,各大車企紛紛亮相重磅車型,賣點離不開智能化(自動駕駛)、節能(混動油耗)和電池續航。廣汽埃安2023款AION V PLUS 70 極速快充版車型一經亮相,就憑借“充電從0至80%僅需8分鐘”的XFC極速電池再次成為獨具一格的存在。
說“再次”是因為此次發布的AION V Plus 70 極速快充版的超充技術早在2021年9月份就獲得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頒發的“電動汽車最快充電技術”世界記錄認證。
售價26.98萬元的AION V PLUS 70 極速快充版正式上市了。從申報信息看,AION V PLUS 70 極速快充版所搭載的XFC極速電池來源于巨灣技研(全稱“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國內動力電池由寧德時代撐起半邊天的當下,或許不少人沒有聽說過巨灣技研,但它的XFC極速充電技術之于新能源汽車的意義,無異于為中國汽車工業利用能源革命實現彎道超車提供強勁的后續力。
破解補能焦慮
據行業數據,2022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124.9萬輛,同比增長143.3%,累計滲透率達19.2%,同比提升了11.3%,裝機量達66GWh。在剛剛過去的6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27.4%,零售銷量達53.2萬輛,環比增加47.6%,或提前超越我國“十五年規劃”中2025年達20%、2030年達40%等目標;
新能源汽車銷量迅速增長,跟動力電池技術尤其是電池能量密度方面得到大幅提升離不開關系,但另一邊,與新能源汽車持續增長相對應的是,全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僅有261.7萬臺,車樁比為3:1,與2015年定下的“480萬個充電樁、車樁比約1:1”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根據《2022年中國消費者關于新能源汽車不滿意因素調查》調研數據顯示,41.7%的中國消費者仍對新能源汽車充電速度不滿意。
為解決消費者的補能焦慮,小鵬、長城等主流車企計劃在未來2年推出超充純電動車型,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以上。此外,保時捷Taycan、特斯拉Model 3、現代Ioniq 5、極狐阿爾法S HI版也宣稱能夠實現充電5min,最長續航約100km。比亞迪、嵐圖、理想、通用、奔馳、大眾等車企也在快速跟進。
不難理解國內外車企對超級快充的加緊布局,除了能夠解決市場痛點外,在電池成本占一輛純電動的新能源汽車50%左右成本的前提下,能夠不再依賴目前一家獨大的寧德時代,從而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對車企來說,這是個巨大的機會。
巨灣技研的前瞻性眼光在于提前看到了超級快充的行業趨勢,根據資料查詢,其成立時間是2020年9月,但追溯巨灣技研的前身就可以發現,他的研究團隊已經在XFC極速充電領域深耕了七八年——作為廣汽集團首家內部孵化的混合所有制民營高科技企業,在孵化之前團隊就已經在長期從事XFC極速快充這項工作。
引領歐美標準
XFC極速充電(eXtreme Fast Charging),在國內也稱為大功率充電,作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競爭的焦點,早在2018年,美國能源部就明確定義了它的性能指標,并將XFC識別為電動汽車被廣泛采用前必須克服的一個關鍵挑戰。
美國能源部對XFC的定義是:0-80%的SOC充電時間在10分鐘內,換算成電量和續航分別是10分鐘新增超過55度電、322公里續航,折算下來,平均充電倍率要在6C以上。另外,它同時要求了電池比能量要超過200Wh/kg,充電樁的功率要超過400kw,歐洲的要求則是功率是要超過350kw。同時,美國能源部也制定了一個近期目標:2023年,實現0-80%充電時間在15分鐘內。
在歐洲,寶馬、福特、奔馳、大眾、奧迪和保時捷早在2017年就合資成立了充電運營商Ionity,旨在搭建覆蓋歐洲的超快速充電網絡,幫助車企推廣和服務越來越多搭載XFC技術的車型。
動力電池充電速度受兩個因素影響:鋰離子穿梭速度—從極片到正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再到負極材料的速度;熱量管理—較大電流帶來的散熱問題。“XFC技術不只是在單一的技術上就能實現突破,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巨灣技研董事長兼CTO黃向東教授曾這樣描述,“它需要在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及隔膜等材料多個領域進行研發和突破,同時還要考慮到成本可控,具有商業化的可能。”
巨灣技研董事長兼CTO黃向東教授
為了尋找最佳的技術解決方案,巨灣技研研究團隊從電池材料體系和電池系統兩個方向去著手。針對 XFC 電芯材料體系,以正、負電極材料、電解液及隔膜等材料的研發、優選與匹配為重點突破口,并綜合平衡電化學、熱力學、力學、幾何尺度、工藝性、輕量化、 成本等諸多影響因素進行攻關。
例如,在電池材料體系的優化上,研究團隊應用了高孔隙涂覆陶瓷隔膜和新型低粘度、高功率電解液,降低電解液中鋰離子的遷移阻力,提高遷移速率;在負極采用特有的軟碳/硬碳/石墨烯包覆改性技術,提高嵌入/脫嵌速率;自研新型導電劑,搭建高效的立體導電網絡,提高電極電導率。
通過多年的研發積淀,2019年10月,XFC極速電池完成了樣件功能測試并形成了 XFC 電芯的成套產品技術、生產技術及配套的 XFC 充電設施技術,趕超并引領歐美標準。
“我們的 6C 充電倍率電芯能量密度都在200Wh/kg以上,充電放電的循環壽命達到 2000 次以上,室溫下 0-80%的SOC充電時間小于8分鐘,提前超過了美國能源部(DOE)的 2023的目標。”黃向東說。
鍛造國之長板
超充電池已經成為動力電池行業的主流解決方案之一,除了上面提到的各大車企,在今年 7 月舉辦的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稱,寧德時代將于2023年開始量產4C產品。
對比動力電池龍頭和各大車企目前推出的超充技術,來看看巨灣技研目前的進展:2021年9月世界第一個量產3C倍率電池;2022年8月26日:世界第一個上市量產6C倍率電池。另外,據可靠消息稱:其4C版本XFC極速電池也將會在2022年末量產,也是世界第一個量產。三大超充產品連續量產交付,毫無疑問,在XFC極速電池/技術領域巨灣技研一直在領跑全行業。
巨灣技研XFC極速電池
跟寧德時代希望車企接受自己的標準不同,巨灣技研明確表示要緊跟車企需求,巨灣技研總裁裴鋒在接受“高工鋰電”采訪時說:巨灣技研不僅僅提供電池產品搭載銷售,還有技術服務支持,產品專利授權應用等眾多服務。
巨灣技研的競爭力不僅在于它對XFC極速充電技術的投入,也在于看準一個需求,集中精力攻破,去服務對應的客戶和用戶。
作為“工業中的皇冠”,汽車產業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工業強國夢。但如果沒有能源革命,中國汽車工業想要實現后發超車的機會微乎其微,時代給了中國汽車人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AION V PLUS 70 極速快充版車型的發布,既是巨灣技研戰略定力的體現,也為中國自主品牌轉型升級,參與到全球競爭中鋪開了道路。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