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是5G網絡的核心設備,提供無線覆蓋,實現有線通信網絡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基站的架構、形態直接影響5G網絡如何部署。由于頻率越高,信號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也越大,5G網絡的基站密度將更高。截至2022年5月,中國已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成為全球首個基于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絡的國家。 [58] 2022年7月23日消息,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表示,千兆光網和5G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支撐,也是智能家電應用發展的關鍵環節。
今年的高溫,讓5G基站耗電的說法傳的很開,不少網友認為這是浪費,對此工信部也是進行了回應。
據工信部表示,目前5G基站單站址能耗已比商用初期降低超過20%,全國規劃在建的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平均設計PUE(注:PUE是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標,其值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已降到1.3以下。
以5G和千兆光網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和96%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75億戶,比2021年末凈增1.2億戶。
“可以說,目前全國已實現了‘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市市通千兆’。”謝存說,十年來,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固定網絡逐步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躍升,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
此前中國鐵塔數據顯示,一個5G室外基站單租戶平均功耗在3.8KW左右,是4G基站的3倍以上,單個5G基站單租戶年綜合電費約2.3-3萬元/年。
平均每個5G基站每天要用65度電,電價基本在1元/度左右,所以一個5G基站每天用電成本為65元。
我國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3年來,基站規模屢創新高,關鍵技術創新突破取得新進展,用戶用網體驗明顯改善。如今,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5G發展邁上新臺階,不僅推動信息通信業實現跨越式增長,更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75億戶,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我國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3年來,網絡建設持續推進,已開通5G基站占全球5G基站總數的60%以上,登錄5G網絡的用戶占全球5G登網用戶的70%以上。
統籌謀劃、適度超前、共建共享,5G基站規模屢創新高
浙江杭州,正在建設的亞運會重點工程杭州西站候車大廳里,10多名施工人員頭戴安全帽,頂著高溫天氣,一絲不茍地安裝著5G室內分布天線。
“為了在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挑高25米的候車大廳里,實現5G網絡全覆蓋,同時又兼顧美觀,經過現場仔細勘查,我們最終選擇將室分天線隱藏在候車區空調出風口頂部。”中國鐵塔杭州分公司項目經理杜劍隆說,15個點位、總計76副室分天線將在8月完成調試,確保9月杭州西站工程整體驗收。
自2019年6月5G商用牌照發放以來,我國基礎電信運營商堅持統籌謀劃、適度超前原則,著力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規模屢創新高。
統計顯示,2020年,我國新建5G基站超60萬個,全部已開通5G基站超過71.8萬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實現5G網絡全覆蓋,5G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個。2021年,5G基站已經開通142.5萬個,5G網絡覆蓋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到5.18億戶。今年上半年,新建5G基站達到42.9萬個,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萬個。
牌照發放3年來,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聯合打造了全球首個5G SA共建共享網絡。截至今年6月底,該網絡已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80萬個,目前已實現市區、縣城及重點鄉鎮連續覆蓋,預計到今年底將實現百萬5G基站規模商用目標。
截至6月底,中國移動累計開通5G基站超95萬個,基本實現城區、縣城、鄉鎮連續覆蓋,預計今年底5G基站將超110萬個。
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一起,已完成縣鄉及農村地區20萬座基站建設,今年將進一步完成中心城區28萬座基站建設,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并廣泛延伸至行政村。
共建共享不僅提高了5G網絡建設速度,還大幅節約資金和資源,促進企業綠色低碳運營。據統計,兩年多來,僅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4G/5G網絡共建共享,已累計為國家節約投資超2100億元,每年可節約運營成本超200億元、節電超100億千瓦時、降碳超600萬噸。
“今年,工信部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擴大有效投資,深化網絡共建共享,持續提升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全年推動完成60萬個5G基站建設。”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
固定互聯網寬帶業務收入平穩增長。1—7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互聯網寬帶業務收入為1421億元,同比增長9.3%,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15.1%,占比較上半年提升0.1個百分點,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1.4個百分點。
移動數據流量業務收入低速增長。1—7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移動數據流量業務收入3865億元,同比增長0.5%,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40.9%,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0.2個百分點。
新興業務收入保持快速增長。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1—7月份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1843億元,同比增長35.1%,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19.5%,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5個百分點。其中云計算和大數據收入同比增速分別達131.7%和60.3%,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5%,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9%。
語音業務收入降幅小幅收窄。1—7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固定語音和移動語音業務收入121.8億元和67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0.1%和3.8%,較上半年分別收窄0.7個和0.6個百分點,在電信業務收入中總占比8.4%,占比較去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
固定寬帶接入用戶規模穩步增長,千兆用戶數持續擴大。截至7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66億戶,比上年末凈增3070萬戶。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5.31億戶,占總用戶數的93.8%,占比較上年末提升0.8個百分點;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6570萬戶,比上年末凈增3112萬戶,占總用戶數的11.6%。
自2019年6月5G商用牌照發放以來,我國基礎電信運營商堅持統籌謀劃、適度超前原則,著力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規模屢創新高。統計顯示,2020年,我國新建5G基站超60萬個,全部已開通5G基站超過71.8萬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實現5G網絡全覆蓋,5G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個。2021年,5G基站已經開通142.5萬個,5G網絡覆蓋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到5.18億戶。今年上半年,新建5G基站達到42.9萬個,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萬個。牌照發放3年來,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聯合打造了全球首個5G SA共建共享網絡。截至今年6月底,該網絡已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80萬個,目前已實現市區、縣城及重點鄉鎮連續覆蓋,預計到今年底將實現百萬5G基站規模商用目標。截至6月底,中國移動累計開通5G基站超95萬個,基本實現城區、縣城、鄉鎮連續覆蓋,預計今年底5G基站將超110萬個。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一起,已完成縣鄉及農村地區20萬座基站建設,今年將進一步完成中心城區28萬座基站建設,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并廣泛延伸至行政村。共建共享不僅提高了5G網絡建設速度,還大幅節約資金和資源,促進企業綠色低碳運營。據統計,兩年多來,僅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4G/5G網絡共建共享,已累計為國家節約投資超2100億元,每年可節約運營成本超200億元、節電超100億千瓦時、降碳超600萬噸。“今年,工信部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擴大有效投資,深化網絡共建共享,持續提升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全年推動完成60萬個5G基站建設。”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