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鐵鋰電池,是一種使用磷酸鐵鋰(LiFePO4)作為正極材料,碳作為負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單體額定電壓為3.2V,充電截止電壓為3.6V~3.65V。充電過程中,磷酸鐵鋰中的部分鋰離子脫出,經電解質傳遞到負極,嵌入負極碳材料;同時從正極釋放出電子,自外電路到達負極,維持化學反應的平衡。放電過程中,鋰離子自負極脫出,經電解質到達正極,同時負極釋放電子,自外電路到達正極,為外界提供能量。 [1] 磷酸鐵鋰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率小、無記憶效應的優點。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磷酸鐵鋰電池延續對三元電池的碾壓。9月9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下稱動力電池聯盟)發布數據稱,今年8月,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27.8 GWh,同比增長121%,再創歷史新高。其中,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17.2 GWh,占總裝車量62%,市占率連續三個月環比正增長;三元電池裝車量10.5 GWh,占總裝車量38%。今年4月,國內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占率達67%,創歷史新高。5月市占率降至55.1%;6月開始升至57%;7月升至59.3%。
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是國內動力電池兩大主流技術路線。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使用的的正極材料不同。2018-2020年,國內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量均低于三元電池。2021年,磷酸鐵鋰電池實現逆襲,全年市場占有率達到51%,超過三元電池。
相比三元電池,磷酸鐵鋰無需使用鎳、鈷等昂貴資源,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更有優勢。借助寧德時代(300750.SZ)的CTP技術、比亞迪(002594.SZ)刀片電池等創新,磷酸鐵鋰電池續航能力相對較差的劣勢被彌補,使得其逐漸獲得了更多新能源車企的青睞。
今年以來,磷酸鐵鋰電池的單月裝車量均超過三元電池。今年前8個月,磷酸鐵鋰電池市占率超過59%,較三元電池高出18個百分點。動力電池聯盟同期公布的8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顯示,寧德時代、比亞迪繼續位列前兩位。其中,寧德時代市占率接近47%,比亞迪則為22%左右,兩者均較上個月略有下滑。
中創新航在8月位列行業第三,市場份額為5.6%。今年前八個月,中創新航僅在6月跌出國內前三位。LG新能源在6月頂替了中創新航,排名第三位。排名第四至第七位的企業,分別為國軒高科(002074.SZ)、欣旺達(300207.SZ)、蜂巢能源和億緯鋰能(300014.SZ),它們的排名與上個月一致,市場份額均未超過5%。
90年代初,出現了一種新型電池——鋰電池,在自主電源中掀起了一場新的革命。1991年發生在日本,第一次向世界推出新型電池的公司是索尼公司。但進展并沒有停滯不前,很快出現了不同類型的鋰電池。它們在尺寸、外殼、容量、工作和最大電流強度、電壓、放電和過度充電、爆炸危險以及可能傷害人體的化學反應和蒸氣的后果方面各不相同。在所有物種中,今天已經開始脫穎而出的一種——磷酸鐵鋰。關于它,未來將是擁有最大使用量的最新一代,以及所有其他鋰電池的類似物的競爭對手。
磷酸鐵鋰(LiFePO4、LiFe、LFP、IFR),1996年被John Goodenough發現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陰極。它與傳統的鈷酸鋰相比有顯著差異,毒性更小,耐熱性更強。但同時它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充電容量小。因此,當時這項技術并沒有得到發展,也沒有吸引任何人,直到 2003 年,A 123 Systems 公司開始對它產生了興趣,在蔣業明教授的領導下,他致力于制造電池能夠在一定條件下自我復制膠體溶液的結構。但所有的研究都陷入了停頓,由教授領導的實驗室團隊繼承了 John Goodenough 的發展,并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
它們具有與其他鋰電池類似的結構:
帶負電的電極(陽極)——是在銅箔的基礎上制成的,上面覆蓋著一層石墨。
帶正電的元件(陰極) - 由鋁箔和磷酸鐵鋰層組成。
電解質 - 旨在填充陰極和陽極之間的空間,允許正鋰離子通過,但不允許帶負電的電子通過。通常,液體電解質基于鋰鹽。
隔板或隔板是一種多孔聚乙烯片,它可以很好地吸收并保持電解質,還可以將陰極與陽極隔開。避免在極板短路或形成的鋰金屬枝晶生長的情況下發生不可逆的化學反應。
與鋰離子電池的主要區別在于磷酸鐵鋰正極。電池有一個卷式裝置,由 3 個條帶組成:陽極、電解質隔板和陰極,扭曲成幾層。所有銅層和鋁層分別連接成一個觸點,頂部為正極,底部為負極。當電池因負載開始放電時,鋰離子通過隔膜從正極流向負極,釋放積聚的電荷,引發氧化反應。充電時,鋰離子通過隔膜從陽極到陰極并積累電荷,同時進行恢復過程。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要產品包括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主要是動力、儲能及數碼領域(含電動工具) 等鋰離子電池的制造,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數碼(含電動工具)等領域。
7月29日,豐元股份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10 億元,同比增長 126.05%;實現歸母凈利潤 0.94 億元,同比增長 316.02%。
對此,豐元股份方面表示,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下游客戶需求旺盛,隨著公司鋰電正極材料新建產線的產能逐步釋放,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銷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為公司業績帶來積極貢獻。
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之一,在安全性、循環壽命、生產成本等綜合指標上相比三元材料具有相對優勢,成為現階段最具發展潛力的正極材料之一。
2021年2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指出,推動綠色低碳運輸工具、加快大容量儲能技術研發推廣。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磷酸鐵鋰是儲能電池的首選,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持續退坡的趨勢下,新能源專用車廠商更關注動力電池的性價比,磷酸鐵鋰電池憑借較低的成本,越來越得到市場的青睞,其裝機量占新能源專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的比重持續上升。同時,磷酸鐵鋰電池還在基站儲能、電力儲能、兩輪電動車、船舶等應用場景拓展版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合計260萬輛,同比增長115%;滲透率21.5%,同比提升12.2%。根據GGII統計,2022年上半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同比增長超150%,出貨量超過200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占比56%,三元電池占比44%。
儲能方面,根據《中國儲能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的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將達到243.7GWh,是2021年出貨量的3.7倍,2030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將達到913.7GWh.據GGII統計,儲能市場經過前期的訂單積壓,2022年Q2迎來訂單大規模交付,出貨量同比增長超2倍。
受新能源汽車及儲能行業增長驅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需求強勁。據GGII統計,2022年上半年,磷酸鐵鋰材料出貨量同比增長136%,三元材料出貨量同比增長48%。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