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處在能源枯竭、環境惡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因此,中國也應順勢而為,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然而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起步較晚,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當今能源控制著科技發展的命脈,時代的發展離不開能源,因此,怎樣保證能源能夠源源不斷的供應成為當今時代最重要的命題之一。現階段應用最廣泛的化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在開發清潔能源的同時要注意節能減排。
在全球汽車工業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的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目前我國汽車領域“彎道超車”的絕佳機 遇。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補貼逐步緩和退坡,政府多措并舉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與傳統燃油車的成本差距,仍然需要技術的快速進步和大規模量產來填補。需創新完善財稅扶 持政策,研究完善研發、生產、購置、使用等環節中的非補貼政策工具,以精準、持續的政策組合,引導新能源汽 車產業健康長足發展。
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是全人類的共識,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加快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融合發展,新能源汽車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新四化’的驅動下,汽車行業正在變革,雖然智能汽車正處于激烈的競爭期,但開放合作的生態模式才是未來智能汽車發展的新趨勢。
在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過程中,加強研發是提高新能源汽車創新性的重要措施。但是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周期較長。部分生產制造商僅通過對現車進行簡單的改造來代替研發環節,只是將發動機、變速器等傳統動力部件更換成電機、電池。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的國產品牌中只有比亞迪能夠自主生產動力電池,其余企業的動力電池只能通過采購。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不能自主研發,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核心技術仍然不成熟。
順應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統籌推進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和基礎設施建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這些成績正是得益于技術創新的全球合作和產業鏈供應鏈的國際協同。汽車產業是一個典型的全球化產業,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各國的共同責任。工信部將加持國際化創新、全球化發展的共識,支持各國企業加強分工協作和高效協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貫通,促進資源要素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高效運行,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治理效能。
我國傳統燃油汽車的重點出口地區仍集中在發展中國家,而新能源汽車出口地區范圍已深入到歐洲等發達國家及地 區。政府應從投資、產業園區、服務管理等多角度助力新能源汽車企業提升國際化水平,在技術、產品、品牌等方 面實現全方位國際化發展,深度融入全球供給體系,形成若干世界領軍型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零部件企業集團。 此外,“一帶一路”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汽車產業發展較為落后,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國新能源車企、核心零部件企 業應充分借鑒豐田在華拓展、布局思路,在采取海外建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銷售渠道等傳統海外拓展策略基礎 上,立足自身技術優勢,找準業務結合點,大力開展產業融合,技術輸出,搶占國際市場先機。
新能源汽車興起時間較短,這就導致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網點較少,這也成為新能源汽車檢修工作的一大阻力。由于目前傳統汽車的市場保有量還是遠大于新能源汽車,為了減少了資金的投入,部分品牌新能源汽車沿用了傳統汽車的售后服務,因此,設立的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網點數量少,不能滿足當前新能源汽車的檢修需求,這樣大大降低了檢修效率。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