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業技術穩步發展,12in晶圓生產線制程工藝覆蓋90nm~14nm產品,8in晶圓生產線制程工藝覆蓋0.25μm~90nm產品,6in晶圓生產線制程工藝覆蓋1.0μm~0.35μm產品。
在邏輯芯片方面,中芯國際自2019年年底宣布14nm產品進入量產后,2020年良品率逐步達到業界產品量產水準。14nm產品衍生的12nm平臺、N+1代FinFET產品已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有望于2020年年底實現小批量試產,N+2代FinFET產品制程研發按計劃進行。華虹集團在2020年推進擴大集成電路制造業規模、提升集成電路制造業工藝水平等工作,28nm低功耗產品和HKMG高性能平臺均實現量產;12in CIS圖像傳感器芯片工藝進入全球領先陣營;華虹七廠全球首條12in功率器件代工生產線實現規模量產。華力二期12in先進工藝生產線正式投產,規劃晶圓月產能達到4萬片,設備按量產28nm產品工藝配置,研發設備按14nm產品工藝配置,其中10%的設備來自我國廠商,導入工藝為28-20-14nm產品工藝。
在存儲器技術方面,長鑫存儲推出19nm DRAM產品并加快產能提升,長江存儲64層3D NAND產品成功實現商用,128層3D NAND產品研發成功,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逐步縮小。
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業的重點企業排名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企業銷售額排名如表4-5所示。
表4-5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企業銷售額排名
數據來源:芯思想,2021.4
*:華虹集團包括華虹宏力和上海華力的銷售額。
**:華潤微電子和武漢新芯僅計算代工的銷售額。
***:上海積塔包括先進半導體ASMC的銷售額。
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工藝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芯片制造企業。受益于消費電子、信息通信等成熟制程芯片需求旺盛,2020年四季度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為95.5%,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1.5%,凈利率首度超過10%,達到了14.6%,較上年同期增加8.8百分點。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產品已實現風險量產,目標實現批量生產;在14nm FinFET產品通用工藝平臺的基礎上,開發出多個應用技術平臺。
華虹集團1996年成立,旗下主要有華虹宏力和上海華力兩家子公司。其中,華虹宏力在8in晶圓制造領域產能增長迅速,華虹一廠、華虹二廠、華虹三廠的8in晶圓生產線月產能超過18萬片,年出貨量突破200萬片。“十三五”期間,華虹集團連續建設投產了華虹六廠、華虹七廠,實現了以生產8in晶圓為主轉型為生產12in晶圓為主的跨越。目前,華虹集團12in晶圓產能已經超過50%,其銷售額在整個華虹集團的占比首度超過8in晶圓業務。上海華力是華虹集團旗下12in晶圓代工企業,其28nm產品已進入穩定量產階段,14nm FinFET產品生產線實現通線,上海華力二期項目-12in先進工藝產品生產線正式投產。此外,華虹集團將擴張建成金橋、張江、康橋、無錫四大晶圓制造基地,總產能將增加至35萬片/月(折合8in晶圓的產能)。
華潤微電子主營業務包括集成電路設計、掩模制造、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及分立器件,業務范圍遍布無錫、深圳、上海、重慶、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目前,華潤微電子擁有5條6~8in晶圓生產線、2條封裝生產線、1條掩模生產線及3家設計公司,為國內擁有完整半導體產業鏈的企業,并在特色制造工藝技術方面居我國領先地位。2020年,華潤微電子在手訂單飽滿,整體產能利用率較高,營收、凈利雙雙創新高,全年實現總銷售額為69.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50%,凈利潤達8.5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3.52%。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