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到2021年,在掃地機器人行業連續兩年雙位數高增長之后,今年上半年掃地機器人行業增長開始放緩。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掃地機器人零售額57.3億元,同比增長9%,零售量201萬臺,同比下滑28.3%。
一面是行業告別高增長時代,一面是產品同質化下行業日漸紅海化的競爭。《中國經營報》記者留意到,從今年8月開始,科沃斯、云鯨科技、石頭科技等頭部掃地機器人品牌開始打起了價格戰,最高有近700元的單品價格下調。
與此同時,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互聯網企業等大玩家也先后布局掃地機器人產業。進入“下半場”的掃地機器人企業如何破局行業“內卷”,成為亟須回答的問題。受訪專家向記者表示,行業最根本的競爭在于技術創新,企業還需要通過多元化賽道來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形成強大的生態圈。
賽道擁擠 股價回落
近日,云鯨智能科技(東莞)有限公司獲騰訊關聯公司投資,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而在騰訊入股之前,云鯨科技身后不乏紅杉中國、源碼資本、高瓴創投、字節跳動等知名投資方。
資料顯示,云鯨智能創立于2016年,是一家年輕的家用機器人研發商。2021年中國掃地機器人線上市場零售份額占比中,云鯨以16.4%的市占率成為線上市場排名第二的品牌。
資本不斷涌入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走高。2021年全年,掃地機器人行業共完成了12輪融資。二級市場方面,行業內上市的兩家企業,市值均已過百億。其中科沃斯總市值高達400億元左右,石頭科技超過250億元。在智能生態圈概念下,傳統家電廠商如美的、格力等企業也紛紛布局。
從市占率來看,掃地機器人市場的集中度高,前四大廠商科沃斯、云鯨科技、石頭科技、小米在2021年整體市場份額上占據近 80%。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科沃斯以線上45%、線下88%的成績成為行業龍頭。在科沃斯之后,云鯨科技、石頭科技、小米、美的在國內占比分別為16.4%、13.5%、10.9%、2.1%。
掃地機器人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今年上半年,行業增長開始放緩。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掃地機器人零售額57.3億元,同比增長9%,零售量201萬臺,同比下滑28.3%。該機構預計,今年全年,掃地機器人的零售量為462萬臺,同比將下滑20.2%。
即便如此,國內掃地機器人的家庭普及率依然很低,4.5%的滲透率相比美國(15%)和日本(9%)仍有很大提升的市場空間。
與此同時,隨著科技概念逐漸“祛魅”,行業賽道越發擁擠,企業股價也開始回落。業內龍頭科沃斯在過去兩年,從發行價 20.02 元漲至最高的 253元,區間漲幅高達 1160%,市值突破千億大關。而今年走勢則急轉直下,截至 9月 27 日,僅剩68元/股,較高點下跌近 75%。上市初期被稱為“掃地茅”的石頭科技,初期近千元的股價目前也已回落至 267 元左右。
奧維云網分析指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掃地機器人行業開始進入額漲量跌的增長困境,到今年上半年,產品均價進一步提升,再次拉大了量額之間的差距。從本質來看,主要與掃地機器人行業集中度過高有很大關系。當前頭部企業都在享受價格紅利階段,行業尚未出現攪局者的前提下,絕大部分企業都不愿意打破現有局面。
因此,在整體大環境不好的背景下,以高價格推動產品進一步向下滲透可謂難上加難。該機構分析,下半年,壓力重重,通過價格下探、觸達新群體、拉攏新用戶,才能打破僵局,激發購買需求的進一步釋放。
從藍海到“價格戰”
今年下半年,競爭激烈的市場“內卷”起來。記者留意到,目前在京東平臺,科沃斯T10 OMNI降價700元到3999元,而實際上在今年七夕期間,該型號就已經降至此價格。在降價當周,奧維云網線上監測數據顯示,科沃斯T10 OMNI零售額份額環比增加15.0%,成為當周掃地機單品TOP1。
此外,云鯨J1的降價趨勢也非常明顯。去年9月25日上市的云鯨J2上市定價為3999元,而目前京東售價為3399元。8月底,小米全能掃拖機器人、追覓S10等也不同程度地跟進降價。
石頭科技在半年報中提到,隨著智能掃地機器人相關技術的進步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公司現有產品存在降價的可能。同時,公司將通過發揮采購議價能力和提升整體供應鏈效率等方式,抵御產品降價帶來的潛在風險。
企業一方面通過降低價格的策略來占領市場,另一方面則通過高端化產品,以技術創新筑牢競爭優勢。
記者大致統計了京東平臺多款熱銷產品,排列前五名的售價均超過 3500 元,5699 元的科沃斯 X1 OMNI、售價 4499元的石頭 G10S等高端機型仍是大部分消費者的首選。奧維云數據顯示,國內市場上3500元以上的掃地機銷售額占比從2020年到2021年由14.1%增至43.8%,且2022年仍有所提高。
根據科沃斯2022年中報,報告期內,科沃斯品牌掃地機器人中以全局規劃類產品為代表的高端產品收入占比高達96.1%,較上年同期增加9.0個百分點。
實際上,對于掃地機器人產品,解決消費者痛點形成差異化優勢,就能很快打開市場。以云鯨為例,2020年云鯨憑借第二代產品將當年的線上市場份額提升至10.5%,首次進入線上TOP4品牌。云鯨成為“黑馬”靠的是其產品創新實現了“自動洗拖布”這一功能,解決了用戶手動洗拖布的消費痛點。不過,其他品牌迅速跟進,“自動洗拖布”功能很快成為高端掃地機的標配。
不過,輕研發仍一直是國內掃地機器人領域的隱憂。財報顯示,2019年到2021年,科沃斯研發支出所占比重均在5%附近,僅略高于國家高新企業認證基準線3%的要求。反觀全球掃地機器人巨頭iRobot,其研發費用自2013年開始就一直穩定在12%以上。
“對于這些企業來說,當前最需要做的一是要加強市場的競爭力水平,加大研發,另外一點則是要加強自己多元化的戰略發展,通過多元化賽道來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指出,家庭掃地機器人市場競爭正日趨白熱化,技術創新是突圍關鍵。
突破技術創新維護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把路走寬”也正成為掃地機器人企業開啟的新增長通道,而幾乎所有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出海”這條路。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1 年 1—12 月中國吸塵器 (含掃地機器人) 出口量為 1.6 億臺,同比增長 10%;出口額為人民幣 431.6 億元,同比增長 8.7%。在亞馬遜,清潔類機器人銷售榜單前十名中半數為國內品牌,科沃斯和小米常年榜上有名。
年報顯示,2021 年石頭科技的境外收入增速近 80%, 達 33.64 億元;科沃斯海外業務收入 47.17 億元,同比增長近40%。
對于國產掃地機器人熱銷海外,追覓科技合伙人兼副總裁吳鵬曾在采訪中分析指出,中國產品本身“物美價廉”,具有供應鏈優勢,80%的掃地機器人供應鏈在中國,供應鏈的成本集群化導致效率非常高,具有成本優勢。同時,中國現在的創業公司百花齊放,激烈的競爭會激發創新和迭代升級,能夠在國內競爭勝出的企業在全球也將會具備競爭優勢。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