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PGA設計中,雙向IO(輸入輸出引腳)是一個比較麻煩的東西,但是信號線用作總線等雙向數據傳輸時就要用到inout類型。
以下用液晶的的數據線用作雙向IO示例:
說是雙向IO端口,其實輸入和輸出不是同時進行的,需要有一個控制信號out_en來控制端口什么時候為輸出,什么時候為輸入。
那這里就需要引入一個三態(tài)門結構電路。
三態(tài)門結構
那么三態(tài)門的結構是怎樣的呢?
三態(tài)門電路的輸出結構和普通門電路的輸出結構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它在電路中增加了一個輸出控制端EN。
由上圖看出,在單相三態(tài)門中,當EN=1時,對原電路無影響,電路的輸出符合原來電路的所有邏輯關系,即A可以輸出到B。當EN= 0時,電路內部的所有輸出與外部將處于一種關斷狀態(tài)。
因此,當FPGA的信號線存在雙向IO時,可以有兩個三態(tài)門來控制,一個控制輸出,一個控制輸入,結構如下:
當ENout=1,ENin=0時,雙向三態(tài)門的電路傳輸方向是A->B;
當ENout=0,ENin=1時,雙向三態(tài)門的電路傳輸方向是B->A;
模型分析
下面簡單做個簡易模型來說明雙向IO如何分別實現作為輸入端口和輸出端口的功能,模塊圖如下:
模型引腳定義
?。?)輸入口A定義:當雙向端口dinout作為輸出口時,我們將A端口輸入數據傳到模塊中,讓數據從dinout口出來。
?。?)輸出端口B定義:當當雙向端口dinout作為輸入口時,我們將dinout端口輸入數據傳到模塊中,讓數據從B口出來。
?。?)EN控制信號定義:當EN=1時,開通三態(tài)門,將dinout作為輸出口使用,當EN=0時,把三態(tài)門置為高阻態(tài),這時dinout作為輸入口用。
代碼展示
編譯分析后查看RTL視角邏輯電路,符合原有模型設計。
總結說明
?。?)FPGA內部不允許傳遞雙向IO信號,只有FPGA對外部才能定義為雙向IO端口,即只有在頂層輸出的信號才可以被賦值為高阻態(tài)。
(2)在結構化建模的過程中,一個模塊一個功能的建模,當涉及到內部模塊的端口是雙向IO端口時,然后根據一個雙向IO對應一個輸入,一個輸出和一個使能控制,把模塊中雙向IO的輸出用輸出端口代替,雙向IO的輸入用輸入端口代替,引出使能信號,并把對應assign中賦值的高阻態(tài)z根據實際情況給出0或1,來解決FPGA內部雙向IO連接問題。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