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初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以蘋果、英特爾、AMD等為代表的西方科技巨頭紛紛暫停了自己在俄羅斯當地的相關業務,幾乎所有先進晶圓制造商都停止了與俄羅斯實體的合作,就連ARM也無法將他們的技術授權給俄羅斯的芯片設計師。
為了解決技術被“卡脖子”的問題,俄羅斯科學院下諾夫哥羅德應用物理研究所(IPF RAS)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俄羅斯首套半導體光刻設備,并對外宣稱“這套自行研發的光刻機將于2028年問世,不僅能夠生產出7nm芯片,還可以擊敗ASML同類產品”。
根據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策略發展機構的一份公文顯示,該計劃將在6年內分為三個階段實現:
● 第一階段:首先要在2024年開發一臺alpha機器,驗證系統的全面可靠性。這一階段的重點不在于其工作或解決的高速性,而在于所有系統的全面性。
● 第二階段:到了2026年,將利用Beta版本取代alpha技術,屆時所有系統都將得到改進和優化,同時分辨率也將得到提升,生產力也將隨之提高,許多操作都將實現機械自動化。這一階段的重點是,要將其集成到實際的技術流程中,并通過“拉起”適合其他生產階段的設備對其進行調試。
● 第三階段:到了2028年,將完成所有準備工作,并實現原型機生產,屆時將為光刻機帶來更強的光源、改進的定位和饋送系統,并使得這套光刻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地工作。
據21ic家了解,俄羅斯此前宣布過一項國家計劃,那就是希望通過“逆向工程”培養本土化半導體人才,力爭在2030年突破28nm芯片制造技術。
然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因為俄羅斯目前只能大量生產90nm芯片,小規模生產65nm芯片,暫時還無法做到更先進的工藝。所以,在芯片制造方面還不敢奢望更為先進的技術。
可是,IPF RAS卻認為這項計劃過于保守,并對外放出豪言“6年內就能突破7nm技術節點”。
要知道,從28nm到7nm工藝,中間間隔著至少三代以上的差距,哪怕像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和應用材料等公司,按照正常情況下的發展,也要花費十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所以,該消息一經發布,便立刻在全球網絡上引發了巨大的熱議。
業界普遍認為,IPF RAS的想法太過天真,這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要想在6年內僅憑自己的力量研發出可以媲美ASML十年積淀的光刻技術,實在是有點難以令人相信!
另外,從各大媒體的表態來看,似乎也更愿意相信這是IPF RAS的一種“美好愿望”,最終能否實現還很難講,因為光刻機領域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與時間的投入,而晶圓廠也并非僅靠光刻機就能生產出芯片,還需要許多外圍設備,而俄羅斯目前并不滿足獨立生產這些設備的條件。
不過,也有網友對其表示欽佩,認為俄羅斯是公認的“戰斗民族”,一定會說到做到。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