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其運行關系著國計民生的穩定,金融的數字信息安全格外重要,網信需求更為突出。隨著新技術的迭代和產業鏈的創新,依托黨政和數字化轉型,金融網信成為落地實踐最多的行業。數字金融也將從業務體量、技術難度、性能指標等多個方面不斷加碼,對國產化軟硬件的穩定性、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及兼容性提出更高要求。
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概況如何?金融行業操作系統目前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典型的業務場景有哪些?如何加速行業信息化創新發展?在此背景下,9月26日,國產操作系統代表企業麒麟軟件重磅發布《金融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麒麟軟件發布《金融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白皮書》
《白皮書》共分為六個部分,以操作系統基礎軟件長遠發展的視角,通過回顧金融行業歷程、發掘產業側技術特點、展現基礎軟件獨特色彩提供行業成熟案例及解決方案,系統地解答上述問題為金融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和方案。
指導性政策密集出臺,推動金融科技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在黨和國家重點關注高質量發展下,“十四五”數字化趨勢的行業指導性政策密集出臺,拉開了中國金融體系轉型發展的大幕,也為金融網信的全面發展明確了道路。
金融業加大數字化轉型相關標準規范建設、整體框架模型等方法措施,推動數字化轉型落地實施。行業機構不斷完善數字化轉型治理體系制定了以信息化創新為基礎的金融科技發展、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頭部商業銀行率先實施了包括業務架構、數據架構及IT架構的全面企業架構轉型,從而提升綜合架構整體設計能力,推動組件化、分布式架構深入應用以及數據中臺體系建設。
《白皮書》指出,截至2021年年底,金融領域在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辦公軟件、網絡安全、終端外設等應用環節均有實踐落地產品和解決方案,并且在不同的金融場景都已出現較為成熟的替換技術路線。隨著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和科技廠商的參與,金融行業自主創新將在2022年實現全面推廣,在2025年有望實現大范圍應用落地。以中國電子、中國電科、華為、浪潮為代表的產業側企業將不斷打破核心技術壁壘,在國家科技創新的引領下一步步撬動技術受制于人的市場桎梏。
賦能金融行業客戶,國產操作系統可堪大用
操作系統作為基礎軟件中的核心構成,是金融行業各類終端設備和業務系統高效穩定運行的基座,所以金融領域對操作系統的安全及穩定性要求極高,而 Linux作為一種重要的操作系統,不僅具有高效、靈活、開放等許多的優點,同時在安全性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用也越來越大。經過三十余年的不斷探索,國產操作系統在易用性、穩定性和生態完善性等諸多方面,正在從“可用”向“好用”加速發展。
《白皮書》指出,國產操作系統正不斷縮小與國外主流操作系統的差距,且由于支持國密算法和可信計算技術,在安全性方面優于國外主流操作系統。國產操作系統支持飛騰、鯤鵬、龍芯、兆芯、海光、申威等國產CPU,并可與X86等主流計算芯片兼容,同時也適配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等國內云計算平臺,在算力方面給予多樣性支撐。綜上可知,國產操作系統已經可以真正作為“好用”的業務系統基座賦能金融行業客戶。
金融網信進入“深水區”,四大應用場景蘊含新機遇
金融行業涉及領域包含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期貨、基金六大分類,所涉及信息系統復雜度高、專業度強以及場景種類繁多。近些年來金融業按照信息化創新產業布局將現有的業務應用場景劃分為辦公系統、金融機具、一般業務系統、核心業務系統四個大類,行業內各機構以此展開深入技術研究和創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大金融機構網點在線自助設備,包含ATM、CRS、自助終端、排隊機智能柜臺等網點設備均采用通用X86技術路線,設備核心技術均非自主創新。因此,建立一套健全且安全的金融信息網絡、具備安全可控的金融自助設備,成為金融行業變革的重點。
自2020年開始,金融網信一期工作正式啟動,其中就包含金融機具設備的自主創新,其目的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安全可靠的金融設備生態,解決“卡脖子”問題。回顧2021年金融網信的實際落地情況,金融機具在采購中占比提高至10%-15%。2021年,傳統金融機具保有量銳減,伴隨著網信金融機具的迅猛發展。業內人士預計,2022年在金融網信的大方向下,金融機具的信息化創新勢在必行,基于國產處理器以及國產操作系統的工控系統技術的引入,給支撐該領域的產業鏈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同時帶來新一輪的金融機具發展機遇與挑戰。
隨著金融行業自主創新進程逐漸進入“深水區”,麒麟軟件深知機具設備的國產化已成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環,攜手國內主流13家機具廠商成立麒麟軟件“金融機具生態圈俱樂部”,共同推進以麒麟操作系統為安全基座的國產化機具生態,為用戶提供安全可信、高穩定性及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共繪金融機具網信產業藍圖。
“金融機具生態圈俱樂部”正式成立
行業解決方案逐步完善,金融網信碩果累累
《白皮書》指出,現階段,金融業自主創新整體解決方案正在逐步應用和完善,無論是底層芯片、整機終端、操作系統,還是上層云平臺、數據庫、中間件、應用軟件,各類軟硬件產品成熟度不斷提升,為金融科技自主創新發展打下關鍵的基礎。
目前,國內企業已經開發出了一系列基于國產CPU和麒麟OS的自助取款機、自助存取款一體機、自助查詢終端、排隊機、自助繳費終端、可視柜臺、智能柜臺、移動柜臺等終端設備,以及分布式備份平臺、數字化辦公系統、金融核心業務系統,證券交易系統。
如某商業銀行將其日常辦公的非核心業務系統和金融交易的核心業務系統全部遷移到國產平臺。目前該銀行的非核心業務系統與核心業務系統均已開始基于ARM CPU與銀河麒麟系統、達夢數據庫進行適配,并對原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
某商業銀行基于銀河麒麟操作系統深度適配調優,構建分布式信用卡核心業務系統,完成主機系統到分布式系統的數據遷移,并完成ARM和X86異構平臺雙軌運行,支撐應用層基于微服務的敏捷處理框架、數據層分布式作業海量數據處理平臺。2020年11月15日正式上線運行,部署銀河麒麟操作系統近500套,改造后的業務系統交易響應時間縮短了13%,系統生產平穩運行。
中電金信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統、數據分析、智能化及自動化等技術手段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成果,推出了其于微服務的分布式國際結算系統,并與麒麟軟件攜手,推出基于銀河麒麟操作系統的國產化基礎軟硬件環境的分布式國際結算系統解決方案。
據了解,目前麒麟操作系統已支撐超過百家金融機構的數字化、國產化應用。
三大方面,加速金融行業信息化創新發展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的深入,企業的信息化創新正不斷地從宏觀整體,向企業價值鏈中各環節微觀模塊滲透。金融行業信息化創新應以企業信息化創新為藍本以國產化建設為根基,以金融行業數字化建設場景需求為導向,逐步將金融行業信息化創新穩步實施落地。
麒麟軟件作為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對金融行業信息化創新有如下建議:一、大力發展以國產操作系統為底座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技術引領的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建設;二、順應趨勢,金融行業應推進操作系統國產化可行的技術路線。三、建立以軟件供應鏈安全為基準的創新生態。
此外,《白皮書》還提出應從行業信息化安全體系建設,構建全面的平臺型、系統型金融行業安全防護體系;軟硬件生態及開源建設;行業人才培養等方面入手加速行業信息化創新發展。
結語
據相關數據顯示,全國目前現有金融機構共4000余家,網點規模超過22萬個。以中、農、工、建四大行為例,每家每年的IT支出都超過 200 億元。而興業證券報告表示,金融行業網信試點機構今年國產化投入占全年 IT 支出比重的有望達到 30%,金融行業巨大的替代需求將釋放網信產業的巨大增量。
但整體而言,我國網信產業轉型在金融領域仍處于“試點”到“全面推廣”的中間階段,還面臨如生態有待完善、運維技術體系革新還需加強等諸多挑戰。篳路藍縷,砥礪前行,網信產業的建設與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離不開產業鏈以及生態鏈各方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金融機構決策者在頂層設計上的大力支持。
相信,在經歷“試點”向“全面推廣”的不斷打磨下,金融網信將在產業數字化轉型之路上留下堅實而深遠的足跡。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