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俄烏沖突、高通脹等諸多影響之下,今年消費性產品需求疲軟,比如手機、PC等電子產品大砍單,銷量也是大幅度下滑。
所以我們看到,自2季度開始,存儲芯片產品,不管是DRAM,還是NAND產品,價格都是大跌,而在3季度,廠商們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惜使用三四季度合并議價、先談量再定價的策略。
目前在存儲市場,不管是DDR內存,還是NAND閃存,都跌到了最近10年以來的最低價了,有些規格的產品,甚至跌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價,完全是在虧本銷售了。
為些像三星、SK海力士、美光、鎧俠等廠商,均是削減開支,減少產能,以期能夠讓價格企穩,別再跌了, 再跌下去,就真要命了。
當然,價格還會不會跌,最終還是取決于市場需求,取決于供需關系。
而這次的價格大跌,對于國產存儲芯片廠商而言,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然更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先說巨大的缺點方面,目前從DRAM、NAND的價格來看,越成熟的產品價格越低,比如DDR4、DDR就跌得更慘,而DDR5的價格相對堅挺多了。
而NAND方面也是如此,越先進的跌得越少,越成熟的產品,跌得越多,原因在于先進的產品競爭少,而成熟的競爭大,產能多,自然跌得恨。
而目前國產存儲芯片,主要產品還是以成熟工藝為主,所以受到的沖擊更大,再加上國產廠商本來良率等會低于三星、美光等巨頭,成本更高,所以這么低的價格,經營壓力非常大。
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則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因為存儲芯片大降價,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這將是一次升級迭代的絕佳時機,國產廠商也會大升級,縮小與巨頭間的差距。
同時也會有很多的存儲芯片廠商,可能在這一波大降價中挺不過去,而國產存儲芯片,不缺錢,更能熬,能熬過很多其它廠商,最終能夠勝利,自然后續能夠拿下更多的市場,這就是大機會。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