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經過20多年的持續創新,華為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包括5G、Wi-Fi、音視頻等多個高價值專利包。華為很高興與OPPO達成交叉許可協議。企業間相互認可知識產權價值,可以促進高價值標準技術研究‘投入-回報-再投入’的創新正循環,提升產業的可持續創新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OPPO首席知識產權官馮英表示:“我們很高興與華為達成一攬子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這充分體現了雙方對彼此知識產權實力的認可和尊重,是雙贏的結果。我們將一如既往倡導建立長期健康的知識產權生態,主張以友好協商的方式解決知識產權許可,互相尊重專利價值?!?/p>
據證券時報,截至2021年年底,華為在全球累計申請量超過20萬件,累計授權量超過11萬件,華為在中國的專利申請量持續上升,2020年突破了1萬件,2021年達到了近12000件,2021年華為在美國的新增專利授權量排名第五,在美國累計共獲得2萬件專利。
2022年12月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報告(2021)》顯示,華為、騰訊、OPPO位列前三,其2021年發明專利授權量分別為7630、4537、4196件。
兩大國產手機廠商首次在專利上達成合作。
12月9日,華為與OPPO宣布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
所謂交叉許可協議,即雙方將各自擁有的專利相互許可使用。在交叉許可協議中,每一方都獲得另一方的專利許可,最終由哪一方向另一方凈支付許可費,則取決于雙方的專利價值和市場情況。
華為法務部副總裁沈弘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此次協議中,OPPO付費獲得了華為先進的5G技術的許可,華為也獲得了來自OPPO無線標準技術方面的專利許可。
專利在手機中的成本并不小。一位知識產權界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一部手機大概有十萬件專利,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專利大概有四十多萬件。如果完全按照專利擁有者要求繳納的專利費來付錢,專利費的成本是一部手機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有可能超過硬件成本。
由于海外通信技術起步較早,國內廠商在專利儲備上一度落后于海外。過去數十年間,專利甚至成為制約中國手機廠商出海的掣肘。華為、小米、OV等都曾因涉嫌專利侵權而被海外廠商起訴,面臨產品禁售或巨額專利費。
正因如此,國產廠商越來越意識到專利儲備和技術實力的重要性,華為和OPPO屬于專利體系較為完備的兩家。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的數據,在2021年,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禪聯全球第一,三家中國企業進入專利申請人排行榜前十,分別屬華為、OPPO和京東方。
而在具體的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9月30日,OPPO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83000件,全球授權數量超過420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量超過75000件,發明專利申請在所有專利申請中占比90%,位居全球前列。而華為就不用多說,在專利技術方面,自然要更多,更加地豐富。而華為在全球專利方面,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華為提交的PCT專利申請量達到了6952件,已連續第四年排名第一。
12月9日宣布與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就5G標準等必要專利技術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同時和三星集團已就各自的標準必要專利包達成交叉許可協議。
專利交叉許可通常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專利權人在一定條件下,相互向對方授予各自的專利實施權許可。專利交叉許可體現了當事方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同時降低了專利使用成本,有利于推動技術交流和研發,并向市場提供更加優良的產品。業界認為,相關協議的達成,標志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更加成熟。
華為法務部副總裁、重大項目部部長沈弘飛介紹,過去一年中,包括三星以及智能車、網絡和其他行業的全球近20家廠商獲得了華為專利許可,預計2022年將有共計3.5億臺5G手機和1500萬臺網聯車獲得華為公司專利許可。
此次華為與OPPO宣布簽訂的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覆蓋了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重要專利貢獻者。以5G通信為例,中國企業被國際相關組織接納的提案和已授權聲明專利占比均已超過30%。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