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汽車的存量達到近千萬規模,車主如今也逐漸遇到了各種麻煩,總結來說就是保險公司賠不起,車主養不起,這正讓各方對此頗為煩惱,將影響電動汽車的長遠發展。
保險公司早就發現電動汽車的賠付率過高的問題,因此從2021年底起開始大幅提高電動汽車的保險費用,然而如今保險公司發現這遠未能覆蓋電動汽車的賠付問題,因為電動汽車的維修費用實在太貴了。
最廣為人知的自然是電池更換問題,電動汽車的電池更換往往動輒8萬以上,甚至十幾萬,有車主表示如此還不如直接換臺新車;電動汽車的其他部分維修費用同樣非常昂貴,有車主倒車碰壞了屁股,結果4S店和保險公司共同定損后給出了20萬的維修價格,而汽車本身售價才28萬,原因就在于電動槍汽車是一體化車身,車上還有許多金貴的高科技部件。
保險費用的上漲,讓車主感嘆剩下的能源費用完全交給保險公司了,然而電動汽車的養車成本還不止于此,電動汽車的保養除了燃油車常見的更換機油、機濾等保養之外,還有電池均衡保養,這筆費用可不小,當然養車的另一大成本就是汽車維修了。
正如上述電動汽車的小碰撞都可能造成巨額的保養費用,任何小碰撞都可能造成巨額的維修費用,這與傳統燃油車的小維修費用低廉存在著巨大的差別,還有就是一直被詬病的電池更換成本,而且也正是由于電動汽車的維修費用昂貴導致保險公司存在虧損,保險公司或將進一步抬高電動汽車的保險費,這都將大幅提升車主的養車成本。
電動汽車這些成本遠比燃油車高,在于當下的電動汽車企業的造車理念與傳統汽車企業不同,電動汽車企業為了抬高品牌逼格,拼命往汽車里塞入各種高科技,搞什么一體化車身,這樣固然可以讓電動汽車逼格高調,但是卻造成了汽車太過于嬌弱。
傳統汽車企業的造車理念則有很大的不同,傳統汽車企業的首要考慮是汽車安全可靠,確保駕乘人員的安全;傳統汽車企業還會考慮汽車的耐用性以及易于維修性,因此汽車盡可能采用耐操的配件,汽車的各個部分搞成模塊化設計,一旦壞了某個部分只要維修或是更換這個部分就好,降低維修成本。
當然電動汽車企業和傳統汽車企業的造車理念不同,也導致了它們造出來的電動汽車技術存在著很大差異,業界人士指出那些油改車的電動汽車采用同等容量的電池提供的續航里程遠小于電動汽車企業造出來的汽車,在互聯網、自動駕駛技術的引進方面,傳統汽車企業也落后于電動汽車企業。
這樣的造車理念反過來又導致了電動汽車的可靠性下降、養護成本上漲,我們都清楚一款產品的功能越多、越復雜,那么產品的可靠性就會下降,只不過消費者沒有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們為電動汽車各種眼花繚亂的功能而犯暈,以為這樣才是好車。
對于車主來說,這個時候就要考慮買一輛車到底是考慮它的車本身屬性重要,還是它附帶的各種高科技更重要了,對于老車主來說可能會更偏向于可靠性高的傳統汽車企業生產的汽車,而對于喜歡新潮的年輕人來說或許會更喜歡逼格高的電動汽車吧。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