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亞馬遜宣布裁員 18,000人,蘋果股價跌破2萬億美元,特斯拉為完成年交付量降價售車引發車主激烈維權……在一堆壞消息中,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又度過了艱難的一周。
事實上,糟糕的上周只不過是2022 年科技股下跌趨勢的延續,在此期間,特斯拉的股價下跌了 65%,扎克伯格的 Meta 下跌了 64%,Netflix 下跌了 51%,蘋果下跌了 27%。
毋庸置疑,全球經濟不確定,激進擴張計劃縮減,是上述問題發生的大背景。然而,真正讓美國科技行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疫情期間過度擴張
亞馬遜本周將裁員計劃從 10,000 人擴大到 18,000 人。其首席執行官Andrew Jassy說:“過去幾年我們的招聘速度太快了。” 他還補充道:“經濟不確定是一個關鍵因素,因為與大流行相關的企業增長,遇到了美國和全球經濟放緩。”
2020 年 3 月,亞馬遜的全球員工人數為 628,000 人。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消費者變得更加習慣在線購物,該公司人數激增至150萬人。最新一波裁員集中在門店部門——涵蓋在線零售、倉儲和實體店。
同樣在本周,商業軟件公司 Salesforce 表示將裁去約8000名員工,占其員工總數的10%。首席執行官Marc Benioff表示,公司擴張過度了。在給員工的信中他寫道:“隨著我們的收入在大流行期間加速增長,我們雇用了太多人,導致了我們現在面臨經濟衰退,我對此負有責任。”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母公司 Meta 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去年11月宣布裁員 11,000 人,并承認他在大流行期間認為在線活動將增長,為此增加擴大了業務。他說道:“不幸的是,這并沒有像我預期的那樣發揮作用。”
Layoffs.fyi是一家根據公開信息追蹤初創和科技公司裁員情況的美國網站。該網站稱,去年全球科技公司裁員超過 150,000人。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金融學助理教授Joshua White指出:“裁員的趨勢可能會在科技行業繼續下去,特別是因為市場對公司適度裁員的反應似乎是積極的,投資者將此視為審慎的成本削減措施。”
目前,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之中,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經過企業過度擴張以及美國和全球經濟低迷之后,還會有更多裁員在2023年發生。
2
美國和全球經濟日趨惡化
針對美國公司老板進行的月度調查— CEO 信心指數(CEO confidence index),已創下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
CEO 信心指數表2020-2023年
荷蘭商業銀行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認為,這是企業裁員的先兆。科技公司的窘況也已經反映出了這個問題。
Knightley還說:“當首席執行官們如此悲觀時,表明美國企業界正尋求做好準備,意味著失業和資本支出下降的威脅越來越大。” 他補充說:“許多公司為節省廣告開支,會減少投放在Meta 、Twitter等公司上面的絕大部分廣告。”
他認為,世界各地——包括美國、英國和歐盟的大幅加息,應該能夠達到抑制通脹的目標。但目前的主要問題是,主要經濟體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正在侵蝕普通家庭的消費能力。這對于科技公司來說,是一系列十分不利的因素。比如,電動汽車、流媒體影視作品的訂閱需求,都可能會因而面臨大幅下降。
今年1月12日,美國2022年12月CPI(消費者價格指數)數據出爐,同比上漲6.5%,環比下降0.1%。雖略有改善,但漲幅仍高。數據公布后,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直線跳水,美元指數沖高回落,美元兌日元短暫走高后再度下跌。
Knightley表示:“因此,目前的情況是,家庭已經感受到生活成本快速增長帶來的痛苦,而隨著借貸成本上升以及企業開始采取更為防御性的舉措,會加劇出現更多失業。由此導致的家庭支出下降,將會對科技公司產生負面影響。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憂慮經濟前景,我們將看到人們會消減非必要性支出,而在線消費品和服務在其中占了很大比例。”
由于物價上漲,經濟環境惡化,B端客戶投資收縮,減少了廣告及對科技新品的采購;C端客戶或已失業或正在擔心失業,紛紛消減了對科技新品的支出;科技公司面臨產品銷售的雙重困境。
未來:活下來
根據國際慣例,如果一國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就可認為該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2022年,美國第一、第二季度連續兩個季度環比負增長,有人認為美國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加布里埃爾?霍多羅夫?賴克預測,美國經濟衰退的前景已經顯現,現在不是衰退不衰退的問題,而是衰退程度大小的問題。根據民調顯示,六成美國人認為美國已經處在了衰退之中。
從目前趨勢來看,美國經濟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即使面臨的不是衰退,前景亦難樂觀起來。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預測,到2023年年底前,美國失業率將達到4.2%,高于目前的3.7%。2023年,美國經濟即使不會陷入負增長,也將維持近乎零成長的停滯狀態,即經歷所謂“慢衰退”(slowcession),全年各季度GDP增速都不會超過1%。
在如此惡劣的宏觀經濟大環境下,未來美國科技行業的形勢恐一時難以轉好。科技企業目前的最佳應對策略恐怕只能是:收縮投資,減少開支,穩住根基,等待時機。這是一個艱難的時刻,也是一個經受考驗的時刻。只有那些扛過這波危機生存下來的科技企業,才可能度盡劫波、獲得新生。
此時,不覺想起早在去年8月任正非內部講話里的警示:“未來十年應該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全世界的經濟在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加上疫情影響,全球應該沒有一個地區是亮點。對未來過于樂觀的預期情緒要降下來,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首先要活下來,活下來就有未來。”
今天,當我們站在2023年的門口,回首任正非這番振聾發聵的話語,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首先要活下來,活下來就有未來”——這不僅是對華為,也是對所有中美科技企業的最好警誡。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