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汽協預測,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27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
隨著市場體量擴容、滲透率日益提升、財政補貼退場,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逐漸跨越野蠻生長的時代,逐漸邁入一個真正由市場驅動的高速發展期,成為車市增長的核心引擎。
近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百度營銷發布《2022新能源汽車趨勢洞察》,從政策、競爭、用戶、需求、營銷五個層面出發,全面解析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十大趨勢。
政策側 - 關鍵詞
雙碳目標、產業升級、市場化
▼
趨勢一: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成為汽車行業達雙碳、促升級的關鍵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正式提出, 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擔當,也讓各行各業探求可持續發展有了抓手。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汽車的碳排放在交通領域碳排放中占比達80%。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汽車行業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智能網聯汽車,因智能駕駛提升了行駛效率,且車聯網降低了售后碳排放,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產業升級的戰略方向。
▼
趨勢二:補貼退坡、科技創新驅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加速
2010年,國家以補貼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新造車運動如火如荼,市場在政策紅利中萌芽。
到今年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正式取消。為應對財政補貼退坡,新能源車企積極推出了限時報價政策、提升整車配置等諸多舉措。
反觀市場端,當補貼不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熱度卻依舊不減。《2022新能源汽車趨勢洞察》顯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比例持續提升,2022年已經總體占比已經達到78%,市場化程度逐年提高。
另一方面,供給端的科技創新也在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化進程。在電池、電控、智能技術等多個創新維度上,產品功能和性能上的迭代升級從未停歇,成為新能源車企構筑核心競爭力的不二路徑。
競爭側 - 關鍵詞
中端車型、智能化
▼
趨勢三:細分市場呈“啞鈴”結構,中端市場成未來競爭重點
從細分市場的表現來看,“兩個極端”促成了新能源汽車的上行勢頭。入門和高端車型的銷量持續增長,整體市場呈現出啞鈴結構。
根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2021年,純電車各級別銷量占比中,A00、B、C類電車銷量占比持續提升,而A類呈現出下滑趨勢。
與此同時,中端新能源車型的消費意愿卻呈現出上漲趨勢,CBNData與百度營銷的調研數據顯示,10-15萬、15-20萬中端新能源車型的價格區間內,消費者的購車意愿提升顯著。
究其根本,技術與成本的矛盾導致了這種供需不匹配的局面。由于難以兼顧“高續航”和“低售價”雙重需求,中端車型的市場供給有限。
洞察到這種缺失中的潛在機遇,眾多車企品牌開始布局中端市場,如歐拉推出A0級別車型“好貓”,比亞迪推出A級車型“秦PLUS”等,以滿足市場對中端車型的增長需求。
▼
趨勢四:新能源汽車行業“智能化”競爭加劇
入場之初,性價比優勢為很多新能源車企打開了市場競爭的局面。而這種性價比優勢并非單純由價格驅動,更在于技術創新帶來的性能革命、體驗革命。
新能源車競爭的下半場,行業將進一步在產品、場景兩大維度上深入聚焦“智能化”。
智能網聯汽車的專利技術構成中,以智能感知為代表的智能化專利技術,和以車聯網為代表的網聯化專利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推動著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性能升級。
聯合科技公司提升品牌的“智能”附加值,也成為眾多車企的跨界主流選擇。長安汽車就聯合阿里巴巴開發了斑馬智行車載系統,嵐圖汽車則聯合百度Apollo開展汽車智能化深度合作。
除此之外,車企和平臺們還通過元宇宙、虛擬社區等方式打造智能化場景,全面提升用戶的感官體驗。百度希壤元宇宙曾推出LINK&CO汽車數字展廳,為用戶提供在虛擬展廳沉浸式、交互式看車的新體驗。
用戶側 - 關鍵詞
她用戶、年輕化、下沉市場
▼
趨勢五:女性力量和年輕一代助推新能源汽車增長
2021年中國駕駛人員性別分布中,盡管女性人數占比只有33.68%,但其同比增速達6.67%,超過男性增速的3.23%。相比燃油車,選擇新能源車時女性用戶的參與度明顯更高。
從年齡結構上來看,當下的新能源汽車車主集中在21-35歲,潛在購買者則更加年輕化,44%集中于21-30的年齡段。
以90后、Z世代為主的這批車主,成為拉動新能源汽車增長的主動能。相較傳統燃油車車主來說,他們對數碼科技、元宇宙、動漫二次元等新興潮流領域興趣匪淺,擁有自己的圈層文化,也更擅長在社交媒體上進行自我表達。
▼
趨勢六:下沉市場將成新能源汽車增長藍海
隨著新能源汽車在一二線市場的滲透逐漸趨于穩定,下沉市場呈現出新的增長機會。根據《2022新能源汽車趨勢洞察》,2020-2021年,小型城市、縣鄉的純電乘用車銷量占比顯著提升。
另一方面,汽車下鄉利好政策陸續出臺,進一步推動車企加碼下沉市場。國務院今年頒發的《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中,就明確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支持。
為了贏得下沉市場的競爭先機,五菱汽車、歐拉等品牌相繼推出中低端車型,加碼三四線城市布局。在下沉市場最受關注的TOP10品牌中,特斯拉、五菱汽車、嵐圖、歐拉、小鵬位居前五名。
需求側 - 關鍵詞
充電改良、駕駛智能化、空間娛樂化
▼
趨勢七:充電體驗成為新能源汽車重要發力方向
在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決策過程中,安全性、續航里程一直消費者們的頭號考量。
而根據CBNData和百度營銷的調研數據顯示,充電體驗也是一大重要因素。63%的消費者覺得基礎設施不完善,長途出行續航不夠是他們購買新能源車的主要障礙。
由于公共充電樁數量不足、適配性差、分布不均等原因,新能源車的充電體驗被長期“詬病”。為優化充電體驗,車企品牌和相關服務鏈提出了多樣化的解決方案,以解決消費者顧慮,釋放消費需求。
構建差異化的充電場景、搭配智能運營是核心解決思路。比如在停留時長8小時左右的生活居住場所提供慢充樁,在活動地點提供快充樁,在高速休息區和加油站提供超充樁。
特斯拉、小鵬、蔚來等車企品牌方在提升充電體驗上加速布局,其中特斯拉的超充站數達到1000站,覆蓋城市超過360個。
▼
趨勢八:智能自動的駕駛體驗、娛樂化的車載空間成為爭奪潛力人群的關鍵
如同智能手機對傳統手機造成的沖擊一樣,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特征”也在性能和體驗上展現出碾壓優勢。
根據CBNData和百度營銷的調研數據顯示,新能源車潛在購買者的關注點中,42%的用戶尤其關注智能化功能。
其中女性群體和年輕人群更加偏好車道偏離預警、倒車車側預警等信息輔助功能,而男性及年輕群體則對自動駕駛的興趣度更高,如自適應巡航和自動剎車等控制輔助功能。
而作為車主的“第二個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對車載空間提出了更高階的需求,呼吁車載空間成為一個可隨時隨地愉悅自我的“移動娛樂空間”。
車載游戲、車載KTV、車載電視等新興車載娛樂需求不斷涌現,尤其是18-24歲的年輕人群對這些娛樂場景呼聲強烈,推動著車企的車載體驗創新,人車交互的進化升級。
營銷側 - 關鍵詞
營銷智能化、AI智能營銷
▼
趨勢九:觸達種草線上化、渠道內容多元化、形式創新,推動營銷智能化發展
人群的代際更替、媒介傳播形態變遷,消費的決策路徑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
對汽車消費決策而言,主要分為前期觸達種草和后期深入了解兩個階段。在購車前期,新能源興趣人群更容易被線上信息觸達,種草體驗對消費決策的影響力極其突出。
根據CBNData和百度營銷的調研數據,46%的參與者在購車前會進行“產生興趣、收集信息”環節,通過在百度等平臺進行搜索,對某個品牌或車型好感大增;56%則更注重“理性消費”,通過“形成清單,對比配置”環節,最終形成購買決策。
在具體的內容營銷形式上,消費者對線上廣告,尤其是汽車垂類、社交類、視頻類平臺的新能源車廣告接受度更高。從內容偏好度來看,汽車功能、駕乘體驗、AI/科技感相關內容更容易引發用戶興趣。
用戶消費決策路徑、內容種草興趣點的變化,反向驅動著品牌側在營銷模式上的自我變革。
車企品牌們開始嘗試優化內容形式,如采用圖文、5分鐘內短視頻高效傳遞信息。以百度和理想的征文活動為例,通過多元渠道發布征文任務,激發KOL創作,吸引到大波用戶互動傳播。
引爆社交傳播的另一大關鍵,則在于基于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營銷形式的創新,百度和smart的AI共創計劃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通過科技+藝術的結合,為用戶打造出新奇、吸睛的營銷體驗。
▼
趨勢十:AI智能營銷助力新能源汽車投放全面提效
“AI營銷將成為數字營銷的下一個發展階段。”這是諸多廣告主與廣告代理公司在知萌咨詢機構的一項在線調研中達成的共識。
自帶科技基因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尤是如此,AI智能營銷將一步得到應用普及,助力行業的營銷投放升級。
智能營銷平臺的進化為這一趨勢的到來提供了技術前提和服務保障。以百度營銷為例,基于全域數據,對用戶進行多維深度洞察,通過技術算法賦能,幫助新能源車企實現投放的全面提效。
在AI智能營銷的新場景中,最出圈的場景當屬元宇宙,率先在新能源車企的營銷上得到了創新應用。百度營銷就曾借助虛擬數字人、數字展廳等方式,賦能新能源車企的營銷創新,給消費者帶來沉浸式的先鋒體驗。
憑借「AI數據能力+創新技術+多產品矩陣」的差異化優勢,百度汽車行業的全效增長策略正在為越來越多新能源車企賦能,打造品牌影響力、完成銷量的爆發,實現AI營銷新時代下的品銷協同,為新能源汽車行業開辟出可持續增長的新通路。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