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報道 一則消息今日廣為流傳,國際封裝大廠安靠(amkor)在上海的生產部門放假一周,原因是訂單不足。該消息來源是一封來自ATC(安靠中國)人力資源及行政部的郵件,其內容顯示,辦公室人員將在2023年2月27日到3月3日休息,生產部門則從2月27日到3月6日放假。隨后有爆料指出其中原因涉及到來自國內存儲大客戶訂單的變動。
截止目前,安靠中國官方并未對上述傳言做出回應。集微網為此求證多位相關人士,確認該消息基本屬實,但原因卻并不如爆料所言。作為國際封裝大廠,安靠在此時選擇停工,既有其內部的原因,也折射出整個行業正在經歷的動蕩。
安靠中國的側寫
對于此次停工,爆料人指出是國內某存儲器大廠受到美國制裁所致。不過,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集微網,安靠當時只是作為二供廠商,并且在2022年10月美國制裁出臺后就無法再參與供貨了。
資料顯示,安靠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是安靠公司的直屬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擁有包括晶圓晶針測、封裝、測試、凸塊和指定交運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測試能力包括邏輯測試、混合信號測試和存儲器測試等。
當初,為了支持手機芯片客戶在中國市場的快速啟動,安靠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租賃了2.5萬平方米的倉儲設施,投入巨資改造,創造了6個月內完成改造、3個月內通過樣品測試的記錄。之后,安靠又于2005年從IBM買下了17萬平方米的外高橋生產園區并進行改造,逐步擴大至當前的規模。截止到2020年底,安靠上海投資總額達6.45億美元,注冊資本為2.15億美元,占地面積達17萬平方米,廠房面積約12萬平方米。
整個安靠公司的經營狀況非常良好,2022年Q3季度業績還創下歷史新高:凈銷售額 2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4%,毛利4.21億美元,營業收入3.19億美元。在當季的業績說明會上,公司CEO Giel Rutten還特別提到,“這反映了我們上海工廠的增長和成功復蘇,which reflects growth and a successful recovery of our Shanghai factory。”
一位接近安靠公司的業內人士表示,安靠中國在中國主要服務國際客戶,技術上走的是高端路線,存儲也只是其中部分業務。根據此前的報道,安靠與很多國際廠商的做法不同,主要根據當地客戶的需要來配置技術和設備。在上海工廠中,安靠的產品線非常齊全,并且都是高端的,包括bumping、WLCSP、Flip-Chip、MEMS,以及其他一些高端的焊線產品,因此承接了很多國際大廠的訂單。所以,存儲客戶的流失可能并非其主要原因。
“安靠此次的停工可能還是與整個的大環境有關。”該人士認為。
行業下行與供應鏈分裂
該人士所說的大環境就是整個行業的不景氣。
2023年1月9日,半導體行業協會 (SIA) 宣布,2022年11月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為 455億美元,比2022年10月的469億美元總額下降2.9%,比2021年11月的500億美元總額下降9.2%。
整個半導體行業已進入下行周期,封裝業的感受來得最早。摩根士丹利在2022年初經調研后指出,部分委外封測代工廠(OSAT)打線封裝(Wire Bonding)產能出現閑置。梳理國內主要封裝廠2022年Q1業績報告也可以發現,雖然大部分廠商的營收維持了同比增長,但是無一例外地出現了環比下降的情況。
進入2022下半年,這種情況逐漸波及全行業,即使如領軍企業日月光,也出現了訂單修正與稼動率下滑的現象。日月光在公布2022年Q4業績時就表示,受到半導體庫存調整影響,造成2022年第四季封測產能利用率下滑,所幸封測代工價格持穩沒有變動,而且EMS仍有成長動能,因此仍將資本支出下修1成。
消費電子中的手機、PC、NB、TV等品類,所需要的IC量能需求急縮,行業普遍預計2023上半年還將持續調整庫存。日月光投控財務長董宏思預估,2023年第1季車用和網通應用持續強勁,不過產業庫存調整修正將延續到上半年。
在行業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即使如日月光、安靠這樣擁有高端技術的廠商,也難逃需求波動的影響,停工自然也就不見怪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中貿易戰引發的供應鏈轉移。爆料人指出,原為安靠大客戶的日本鎧俠要將產品轉移到日本工廠生產,另越南安靠工廠已經建好,員工對于未來工作表示擔憂。
由貿易戰引發的地緣政治效應,增加半導體產業鏈布局風險。美國一方面對中國大陸及特定廠商采取關鍵設備、關鍵技術、先進制程等限制,一方面投入資扶持越南、印度等國成為新的半導體產業基地,妄圖以此來降低中國大陸在產業鏈中的地位。
安靠在2022年初就宣布年度資本支出規模將達到9.5億美元,除去聚焦先進封裝制程,很大一部分就是用在越南建立新廠區。預估越南新廠將在2023年下半年量產,生產系統級封(SiP)裝產品。
根據公開的投資計劃,安靠在北寧省工業園拿地23公頃來建造半導體材料制造、組裝和測試工廠。安靠表示,這是一項長期、戰略性的投資計畫,希望能藉以提升公司產能的同時,擴大地域多元化,以達成給客戶更可靠的供應鏈服務。據悉,第一期項目(2022年-2025年)的總投資預算約5.2億美元,將在獲得投資登記證之日起5年內支付。
選擇越南建廠,安靠并不是唯一的國際廠商。三星電子于2022年8月宣布在越南太原省投資8.5億美元建設半導體芯片生產廠。除此之外,英特爾在越南也已布局封裝測試基地。而高通、TI、NXP等企業則在越南建有物流設施或研發中心。
安靠并未公開表示要將部分產線轉移至越南工廠,但是當下微妙的產業環境,不免使人產生很多聯想。
美國上市半導體供應商達爾科技(Diodes)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盧克修日前接受日媒訪問時表示,美中關系持續緊繃之際,企業未來必須為分化為“中國”、“非中國”兩大供應鏈陣營做好準備。雖然這一言論未必準確,但類似的挑戰還將繼續困擾著諸多半導體企業。
歡迎關注電子技術應用2023年2月22日==>>商業航天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