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師資培訓暨2023年度“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啟動儀式在濟南召開。團中央青年發展部部長黃大偉,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張華偉,山東團省委副書記張超,山東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雙慶等出席活動。中電港作為集成電路半導體領域實驗室承建方參加啟動儀式,并為參會教師進行了相關培訓。
圖:2023年度“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啟動儀式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張華偉表示,“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是共青團中央在中學建設的公益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服務場所,旨在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科學熱情,提升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建設項目啟動實施以來,通過援建支持、申報示范、認定授牌3種形式,已在全國建成600余所實驗室。
圖: 中電港連續兩年獲得“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 授牌
據了解,中電港是集成電路半導體領域“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的承建方,2021-2022年期間,共承建了四川廣安友誼中學、寧夏銀川市第九中學、陜西鎮安中學和四川廣安青少年宮等四所實驗室。2023年,仍將在青基會的指導和統籌下,承接相關領域援建類實驗室建設工作。
圖:中電港參與“小平實驗室”師資培訓
“去年11月份,經過鎮安中學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老師的精心指導與培養,程培、徐燁兩名學員參加了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并榮獲物資分揀主題一、二等獎。”中電港相關負責人表示,集成電路半導體領域實驗室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充分考慮中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知能力,堅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立足于從增強對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基礎的感性認知出發,通過動手實踐認識集成電路,用上集成電路,通過演示實驗、科學實踐、對抗賽事等活動循序漸進,為中學生打開一扇了解集成電路半導體的“窗戶”。
中電港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開始,在中國電子團委的指導下,中電港充分發揮集團產業優勢,組建了一支由博士和專業研發人員組成的十多人的教研團隊,開發了系列科普課程;組織長城科技、飛騰、小華半導體、華大電子、上海貝嶺、瀾起科技在內的50余家公司,為實驗室提供了從硅晶、晶棒、晶圓、到各類集成電路產品、PCBA板卡、電腦整機等一百余種科普樣品和學習工具。
據介紹,實驗室未來將開展內容豐富、參與面廣、形式多樣的創新實踐活動,并持續加強與產業企業的互動交流,建立共享開放機制,讓更多中學生了解“中國芯”、愛上“中國芯”,播下更多產業報國的種子。
本次活動由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山東省學生聯合會、山東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青團山東師范大學委員會、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承辦。各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項目負責同志、捐贈企業代表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150多位青年教師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