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8年的全控新華三方案,仍需等待更多時間。
9月24日晚間,紫光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先終止收購新華三49%的股權,待定增募資完成后,再推進收購交易。
根據此前公告,紫光股份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20億元,加上自有資金,作價35億美元(約合246.85億元)收購新華三49%股權。
對于收購交易終止,紫光股份表示,終止交易不會對交易產生實質性影響,也不涉及定增方案。
對于這一情況,不少投資者在紫光股份的股吧中熱烈討論,有投資者認為應該理解為“中止”,也有投資者心存擔憂。
資料顯示,紫光股份是國內ICT設備龍頭廠商,今年上半年因AI概念而股價大漲約100%,近期股價有所回落,目前市值約為721億元。
定增募資120億元
收購35億美元股權
今年5月27日,紫光股份發布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含)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7.15億股股份(鎖定期6個月),募集資金不超過120億元(含),募資凈額將全部用于公司收購新華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三”)49%股權。
當日,公司還宣布,擬由全資子公司紫光國際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向HPE開曼購買所持有的新華三48%股權,交易作價34.29億美元;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向Izar Holding Co購買所持有的新華三1%股權,交易作價7146.42萬美元。公司本次合計收購新華三49%股權,合計作價35億美元。
交易完成后,紫光股份將全控新華三。
這意味著,歷時近10年,紫光股份終于有望將新華三全部收入囊中。
早在2015年,紫光股份就宣布,作價209.85億元收購新華三51%股權,以及紫光數碼44%的股權、紫光軟件49%的股權。
對于此次有望全控新華三,紫光股份表示,這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發揮協同效應,優化整體業務布局,提升上市公司抗風險能力,鞏固市場優勢地位,符合公司戰略發展需要。
此次宣布終止收購方案,意味著紫光股份全控新華三的計劃或將延后一段時間。
公司表示,根據紫光國際與 H3C Holdings Limited 和 Izar Holding Co 簽署的《賣出期權行權股份購買協議》的約定,獲得中國證監會就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的注冊是本次交易交割先決條件之一。
結合自身貨幣資金情況和融資安排等因素,紫光股份為順利推進定增及收購交易的實施,經慎重評估,決定先完成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工作,再推進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項。
為何執著全控新華三
資料顯示,新華三是國內領先的IT基礎架構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其服務器業務還契合了當前的AI熱潮。
根據此前發布的收購預案,新華三擁有計算、存儲、網絡、5G、安全、終端等全方位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智能聯接、邊緣計算等在內的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術服務。
根據IDC、Gartner、計世資訊的相關統計數據,2020年至2022年,新華三在中國企業網路由器市場份額分別為30.8%、31.3%、31.8%,保持市場份額第二。同期,新華三在中國以太網交換機市場份額分別為35.0%、35.2%、33.8%,保持市場份額第二;在中國企業級WLAN市場份額分別為31.3%、28.4%、28.0%,連續十四年保持市場份額第一。
而且,新華三擁有當前“炙手可熱”的服務器業務。2020年至2022年,新華三在中國X86服務器市場份額分別為15.4%、17.4%、18.0%,保持市場份額第二;在中國存儲市場份額分別為11.4%、12.6%、12.5%,持續保持市場份額第二。
此外,新華三在中國安全硬件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在中國超融合市場、中國IT統一運維軟件市場、中國網絡管理軟件市場、中國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市場、中國云管理平臺市場的份額均位居第一。
在財務數據方面,新華三2021年、2022年、2023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分別為443.51億元、498.1億元、106.4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4.34億元、37.31億元、6.96億元。截至一季度末,新華三總資產為330.4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97.56億元。
天風證券此前表示,紫光作為ICT行業龍頭廠商,有望充分受益于收購新華三后帶來的利潤增厚以及強化數字經濟產業布局實力,核心競爭力突出。
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