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主動適應和引領產業變革趨勢,推動智能制造取得一系列重大實踐成果。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工信部提出“將智能工廠建設作為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
產 業 鏈
智能工廠工廠管控層包括工業軟件、大數據及平臺、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智能車間層包括MES、APS、勞動力管理等;智能產線層包括自動化/柔性生產線、傳感器、數控系統、RFID、電子看板;智能裝備層包括智能生產設備、智能檢測設備、智能物流設備、能源監控設備;基礎設施層包括工廠網絡、車間聯網、信息安全、視頻監控、身份識別。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汽車制造、3C電子、材料制造、機械制造、航空航天、醫藥制造、能源加工、塑料制造等。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智 能 工 廠 市 場
01 市場規模
智能工廠通過人工智能將實體機器和業務流程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市場空間廣闊。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全球及中國智能工廠和制造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智能工廠市場規模達10566億元,同比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我國智能工廠市場規模將達11686億元,到2024年智能工廠市場規模有望增至12854億元。
02 市場結構
中國智能工廠行業目前集中在智能裝備的投資和應用上,占比達79.84%。其次為系統及軟件,占比達15.4%,服務占比達4.76%。
03 分布情況
2023年中國標桿智能工廠行業分布廣泛,涵蓋了電子/電器、機械裝備、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能源電力、食品飲料、石油化工、鋼鐵冶金等12大行業。其中,涉及電子/電器、機械裝備行業的智能工廠分別有25、22家。
04 重點企業分析
“2023(第二屆)中國標桿智能工廠百強榜”顯示,廣汽埃安第二智造中心、蘇州璨曜光電有限公司、格力電器(杭州)有限公司、中信戴卡六號廠、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飲水機制造有限公司、捷普電子(廣州)有限公司、聯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武漢海爾電冰柜有限公司、北京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系統設備制造部、蜂巢能源車規級動力電池AI智能制造廠、中策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上榜。
數據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德勤、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工 廠 管 控 層 分 析
01 工業軟件
工業軟件是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近年來,我國工業軟件發展快速。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全球及中國工業設計軟件行業研究及“十四五”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達到2407億元,同比增長14.3%。2023年1-10月,中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達2231億元,同比增長12.2%。
02 大數據
大數據產業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的關鍵支撐,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起步。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全球及中國大數據市場商機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預計到2025年,我國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
03 云計算
云計算可以通過SaaS服務提供AI平臺和AI服務,云計算的出現為企業提供了更豐富的算力支持。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云服務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云服務支出規模達2151.24億元,較2021年有所增長。中商產業分析師預測,2023年中國云服務支出規模將達到2619.83億元,2024年增至2985.72億元。
04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技術,在機器的幫助下重塑人類整合信息、分析數據,幫助人類提高效率、優化決策判斷,已成為科技創新的關鍵領域和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支柱。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達2845億元,2017-2022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5.0%。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4015億元。
智 能 生 產 線 分 析
01 傳感器
傳感器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指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傳感器行業分析及發展預測報告》顯示,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近年來實現顯著增長,2022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為3096.9億元,2019-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26%。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3324.9億元,2024年將達到3732.7億元。
02 RFID
RFID即無線射頻識別即射頻識別技術,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信息技術之一。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RFID行業市場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達533.3億元,同比增長3.4%。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550.8億元,2024年將達568.3億元。
智 能 裝 備 層 分 析
01 智能生產設備
數控機床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利好以及企業不斷追求創新的背景下,我國數控機床行業發展迅速。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數控機床行業調查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達3825.1億元,同比增長6.58%。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數控機床產業規模將達4090.0億元,2024年將達4320億元。
工業機器人
在國內密集出臺的政策和不斷成熟的市場等多重因素的驅動下,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迅猛。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深度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19-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由369.94億元增至585.17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6.5%。未來,隨著下游需求市場的擴大,工業機器人發展將持續向好。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665.88億元,2024年將超700億元。
3D打印設備
受3D打印產品逐步規模化應用和部分積壓的3D打印設備需求釋放的帶動,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3D打印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約為320億元,同比增長20.7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367億元,2024年將達415億元。
02 智能物流設備
得益于中國電子商務、快遞物流、工業制造等各大下游行業的崛起,以及機械制造、傳感定位等技術的成熟,智能物流裝備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商業場景中得以應用,市場規模在近十年實現飛速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智能物流裝備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物流裝備市場規模達到829.9億元,同比增長16.1%。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下,預計中國智能物流裝備市場持續將保持快速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03.9億元,2024年將達1110億元。
應 用 領 域 分 析
01 汽車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汽車保有量也隨之不斷上升,其穩定增長所帶來的消費潛力,為我國汽車后市場行業提供了充足的發展動力及發展空間。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汽車產業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3年1-11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711.1萬輛和2693.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和10.8%。
02 3C電子
手機
近年來,中國手機出貨量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市場已經接近飽和,消費者對于手機的需求逐漸減弱。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手機行業分析與投資策略報告》顯示,2023年10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916.2萬部,同比增長19.7%。2023年1-10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2.30億部,同比增長4.2%。
平板電腦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平板電腦行業市場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平板電腦出貨量約為2024萬臺,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約為705萬臺,同比下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