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默克公司高級副總裁 Anand Nambier 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未來十年 DSA 自組裝技術將實現商用化,可減少昂貴的 EUV 圖案化次數,成為現有光刻技術的重要補充。
編者注:DSA 全稱為 Directed self-assembly,其利用嵌段共聚物的表面特征實現周期性圖案的自動構造,在此基礎上加以誘導,最終形成方向可控的所需圖案。一般認為,DSA 不適合作為一項獨立的圖案化技術使用,而是與其他圖案化技術(如傳統光刻)結合來生產高精度半導體。
▲ Anand Nambier 在發布會上。圖源 The Elec
Anand Nambiar 表示:“DSA 技術正處于起步階段,我們相信它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為 EUV 光刻生產中的一項基本技術。由于 EUV 技術的使用成本較高,客戶希望減少使用 EUV 的步驟數量。我們正在與全球主要半導體公司開展 DSA 研究合作。”據韓媒 The Elec 了解,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等使用 EUV 光刻的公司都參與了相關研究。
DSA 在 EUV 的主要應用是補償 EUV 的隨機誤差。隨機誤差占 EUV 工藝整體圖案化誤差中的 50%。
不過,DSA 要商業化大規模應用,還需要減少其本身導致的問題。目前,在使用 DSA 生成圖案的過程中,會出現氣泡、橋和簇等類型的缺陷。其中,橋型缺陷最為常見。
▲ DSA 技術缺陷產生情況。圖源 imec
根據分析機構 TechInsights 去年 1 月公布的數據,三星擁有 68 項 DSA 相關專利,而臺積電和 ASML 分別持有 24 和 16 項。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