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引用格式: 付國航,金建輝. 基于電流場的陣列極板水下通信系統仿真分析[J]. 電子技術應用,2024,50(4):48-52.
英文引用格式: Fu Guohang,Jin Jianhui.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field based underwa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rrayed polar plates[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4,50(4):48-52.
引言
水下通信技術,在海洋科學、水下勘探、海底資源開發及軍事等眾多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潛力[1]。鑒于我國擁有眾多淡水湖泊和河流,水下通信在淡水環境的應用亦日漸顯現其重要性[2]。然而,與海水環境相比,淡水環境在物理特性上的差異、多徑效應[3]等問題,以及提升水下通信傳輸速率的需求,均為淡水水下通信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帶來了新的挑戰。
傳統的水下通信鏈路大多基于聲學系統[4]。在淡水和淺水環境中,聲學通信易受到水面及河岸人為噪聲的干擾,并且其頻帶受限,需依賴復雜而高效的信號處理技術。電磁波也經常被用于水下通信以發揮其優勢,但是電磁波在水下傳播時面臨嚴重的衰減[5],尤其是高頻電磁波,其衰減嚴重限制了通信距離和數據傳輸速率[6]。此外,高頻電磁波的傳播距離與發射功率呈指數級關系,這進一步限制了通信范圍。雖然低頻電磁波在水中的衰減相對較低,但使用低頻電磁波進行通信會引發其他問題,包括通信帶寬受限以及需要設計復雜龐大的接收天線[7],并且相較于海水,淡水的電導率更低、溫差更大,這會加劇高頻電磁波的衰減。這些挑戰推動著水下通信領域不斷探索創新技術解決方案,以克服高頻電磁波衰減和低頻電磁波天線長度等問題,從而提升水下通信的性能與可行性。
本文提出一種采用極板陣列的新型水下通信系統。該系統通過在發射器和接收器設置多塊均勻排布的極板陣列,控制發射頻率在甚低頻[8],利用電場在水中傳播的特點,有效提升接收信號強度[9-10]。與傳統技術相比,新系統采用簡單的結構設計,在不增加發射功率的條件下就能擴大通信距離,從而改善水下通信的性能與可行性。這種技術創新為解決高頻電磁波衰減和低頻電磁波天線長度等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在水下通信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
http://www.rjjo.cn/resource/share/2000005948
作者信息:
付國航,金建輝
(昆明理工大學 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云南 昆明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