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今日在山東附近海域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二運載火箭。搭載發射的天啟星座25星~28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的第12次飛行。
作為一款先進的運載工具,“谷神星一號”采用了四級構型設計,其中一、二、三級均采用了固體動力,而四級則融合了先進的軌控和姿控一體化液體動力技術。
火箭整體直徑1.4米,全長約20米,起飛重量約33噸。這樣的設計使得它能夠靈活滿足微小衛星的專屬、共享、搭載等定制化發射服務需求,為國內外衛星客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的四級部分采用了眾多創新設計。從總體/結構/動力一體化設計,到面向推進劑最小消耗的滾動通道簡約控制,再到分布式軌姿控動力系統和3D打印軌姿控發動機,每一項技術都體現了其高度的性價比和競爭力。
此外,垂直自對準等先進技術也確保了火箭在發射過程中的精準度和穩定性。
“此次任務是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完成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為適應此次衛星軌道傾角要求,發射地點海域進行了靈活變換。”星河動力航天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這也標志著作為目前民營唯一可以兼顧陸、海發射平臺的火箭箭型,谷神星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實現了靈活的軌道適應能力和高密度發射能力,能夠最大程度地快速滿足不同衛星用戶的發射需求。
去年9月,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一)運載火箭順利將天啟星座21星至24星送入800公里預定軌道,實現中國民營火箭公司首次開展海上發射任務并取得成功。
天啟星座是國內獲得衛星通信頻率許可證并組網運營的商業低軌道小衛星通信星座,建成后將實現全球覆蓋,可滿足政府、行業、個人等應用方向的海量數據廣域采集需求,并能夠提供低成本化的物聯網信息服務,推動我國物聯網信息產業技術升級,促進行業快速發展,已廣泛應用于林業、農業、應急、旅游、水利、電力、石油、海洋、生態環境、智慧城市等行業以及數字經濟場景,正在向手機、汽車、對講機、穿戴設備、應急包等消費級電子產品直連衛星市場邁進。
天啟星座25星至28星為天啟星座的組網星,可提供全球準實時短數據傳輸服務,從2018年首顆衛星發射運營以來,國電高科已成功部署并運營25顆天啟低軌衛星物聯網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