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據《新科學家》雜志發布的消息,近日全球多國對量子計算機實施出口管制。英國對擁有34個以上量子比特且錯誤率低于特定閾值的量子計算機實行出口禁令,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國家也采取了類似的出口管制措施。
《新科學家》雜志曾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英國政府提供這些數字背后的理由,但遭到了英國政府拒絕。
報道稱,秘密的國際討論導致世界各國政府對量子計算機實施了相同的出口管制,卻拒絕透露這些規定背后的科學依據。雖然量子計算機理論上有可能通過破解加密技術威脅國家安全,但即使是目前公開存在的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也因為體積太小、容易出錯而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因此禁令似乎毫無意義。
歐洲各國相同的限制可能表明這是一項歐盟法規,但事實并非如此。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告訴《新科學家》雜志,歐盟成員國可以自由采取國家措施,而不是集團范圍內的出口限制措施。"西班牙和法國最近對量子計算機的管制就是這種國家措施的例子。他們拒絕解釋,如果這些決定是獨立做出的,為什么歐盟各國出口禁令中的數字完全吻合。
此舉可能與“瓦森納協定”有關。該協議涉及歐盟成果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42個國家,旨在控制具有軍事應用潛力的“雙重用途技術”出口。事實上,加拿大也在量子計算機出口禁令中加入了關于34量子比特的相同措辭。
《新科學家》雜志曾致函數十個瓦森納國家,詢問是否存在對出口有危險的量子計算機水平的研究,這些研究是否已經發表,以及由誰進行。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做出了回復。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教育和研究部發言人說:"我們正在密切觀察其他國家對某些技術實行國家管制的情況。"然而,瑞士現有機制已經可以在特定情況下用于防止此類技術的出口。
歐盟軍民兩用產品工作組比利時顧問米蘭-戈丁說:”顯然,我們正在密切關注瓦森納協定就有關量子的確切技術控制參數進行的討論。“比利時似乎還沒有實施自己的出口限制,但量子計算機是一種軍民兩用技術,因為它們有可能破解商業或政府加密,而且它們的速度最終有可能讓軍方制定更快更好的計劃。
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出口控制辦公室發言人證實,量子計算機出口控制是瓦森納協定安排談判的結果,但德國似乎也沒有實施任何限制。發言人說:“這些談判是保密的,遺憾的是,我們不能分享任何有關該管制考慮的細節或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 Europe)在今年3月曾公開表示,“瓦森納協定”這份存在近三十年的舊式多邊出口管制體系已經過時了——“它不再能夠多邊地定義和決定商定出口管制規則,并且需要一個新論壇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