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3 日消息,據《北京日報》報道,9 月 12 日,北京市發出首張“具身智能機器人食品經營許可證”,具有感知和學習能力的智能機器人從而可以成功進入餐飲市場,為消費者服務。
據了解,考慮到智能機器人進入餐飲領域后的監管空白,海淀區市場監管局還在全國率先制定了“餐飲服務智能機器人”的管理規范和 47 項監管項目,確保機器人安全上崗。屆時,在后廚忙著炸薯條、炸雞塊、炒飯的將不再是真人廚師,而是具有 AI 功能的機器人大廚。
據IT之家此前報道,在今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北京市副市長靳偉表示,北京將堅持產品創新和場景示范的雙輪驅動,產業協同和生態優化的共同聯動,全力打造全球的機器人產業高地。
靳偉表示,北京將建設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用好“天工”和“開悟”兩個開源平臺和具身智能數據體,組建機器人共享加工中心,推動精密零部件加工中心、概念驗證和中試測試平臺,盡快投入運營,支撐初創企業技術和產品的快速迭代。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