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模型浪潮席卷而來,央國企正成為一股先鋒力量,積極利用AI等創新技術革新業務模式。盡管行業整體對AI大模型熱情高漲,但在AI技術與自身業務場景深度融合且實現有效落地和適配的過程中,仍面臨一些桎梏。北電數智紅湖·可信數據空間的出現,則為央國企提供了破解數據流通與使用難題、加速數智化轉型的新思路。
數據要素是AI創新的生產資料,其流通與共享效率直接關系到AI創新的速度與成效。但當前AI技術發展在數據層面存在“供不出、流不動、用不好、風險大”四大痛點,90%高質量數據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對于央國企而言,如何將自身海量業務數據充分挖掘、安全釋放,促進數據的可信流通,真正讓數據流動和使用起來,是行業實現數智化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
作為AI原生國企,北電數智深刻洞察到央國企的數智化轉型需求,以自身算力、算法、數據層面的全棧AI基礎設施能力,為央國企提供算力高效利用、模型快速適配、數據安全可信共享流通的系統性解決思路和專業性解題方案。針對數據要素這一核心環節,北電數智基于可信“算力+技術+平臺”打造全棧信創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和數據安全設施——紅湖·可信數據空間。數據要素能夠在紅湖構筑的可信環境中匯聚、流通和使用,實現數據可信、可用、可控、可審計和隱私保護,讓數據要素能在安全可信的前提下被高效利用、流通與開放融合,為央國企的數智化轉型筑牢底座。
國家數據局印發《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要建成100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足可見國家層面對數據要素的重視程度。2024年12月24日,北京電子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荊磊正式出任北京市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職,將與行業成員一道,共探數據要素在各領域平臺的應用與發展。
在央國企突破AI創新的關鍵節點,可信數據空間作為數據應用層面的基石底座應運而生。北電數智紅湖·可信數據空間以自身為基礎設施和驅動引擎,深入產業鏈各環節,與行業生態伙伴攜手共建更加高效的數據資源流通利用體系,促進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