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量子計算負責人今日對路透社表示,谷歌計劃在五年內推出商業化的量子計算應用程序,這一目標挑戰了英偉達關于量子計算需等 20 年的觀點。
谷歌量子人工智能部門創始人兼負責人哈特穆特 內文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相信,在五年內,量子計算將帶來一些只有量子計算機才能實現的實際應用。”
谷歌提到的應用主要涉及材料科學,包括為電動汽車開發更高效的電池、研發新藥物以及探索潛在的新型能源。
據了解,量子計算已被討論了數十年,科學家們表示,量子計算有可能打造比傳統計算機強大數千倍的機器。與傳統計算機一次只能處理一個數字不同,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比特”,可以同時處理多個數字。
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頗為相似。2022 年 ChatGPT 發布前,人工智能的突破主要是由科學家推動的,雖然他們不斷取得進展,但當時并沒有明確的預期人工智能何時會進入商業應用。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表示,量子計算的應用離實現還很遙遠。在 1 月的 CES 展會上,黃仁勛預言,量子計算的實際應用大約還需要 20 年。“如果說 15 年,那大概是偏早;如果說 30 年,那是偏晚。但如果說 20 年,很多人可能都會認可。”
黃仁勛的這一言論導致量子計算相關的股票市值損失了約 80 億美元(當前約 582.29 億元人民幣)。不過,谷歌去年 12 月宣布,已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該領域注入了新動力。
谷歌自 2012 年起就致力于量子計算,期間設計并制造了多個量子芯片。谷歌稱,借助量子處理器,它已經成功解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傳統計算機上需要的時間比宇宙的歷史還要長。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