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消息,高盛大中華區科技研究主管張博凱近期發布研報,預測未來5年內全球各地將發射多達70000顆低軌道衛星。
在這70000顆衛星中,約53000顆可能來自中國,占比超過3/4。
低軌道衛星通常位于距地球100-1200英里的高度,每90分鐘可繞地球一周,用于支持手機、寬帶、海事和航空數據需求。
眾所周知,通信的速率、衛星的功耗跟距離之間有一個平方關系,距離越遠對應的速率就越低,地軌道衛星通信速度要比高軌道衛星快的多。
以我國的“千帆星座”為例,按照規劃,到2030年底,“千帆星座”最終將打造超過1萬顆的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組網。
該系統將平板式高通量寬帶通信衛星布局在低軌,具有離地較近、成本低、功耗低、覆蓋廣、時延低等優勢,能夠提供大帶寬、低時延、高質量、高安全性、全球覆蓋的衛星互聯網服務。
“千帆星座”副總指揮朱曉鋮曾表示,1.4萬顆衛星差不多就能覆蓋我們大部分人類生活區域所需的情況。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