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一,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撰文指出,美國在量子計算機研發競賽中絕不能落后于中國。
史密斯在文章中強調,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其政府需優先資助量子研究,否則中國可能超越美國,危及經濟競爭力和國家安全。
史密斯寫道:“盡管多數人認為美國仍處于領先地位,但我們不能排除戰略突襲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視中國可能已與美國并駕齊驅的現實。簡而言之,美國絕不能落后,更輸不起整場競賽。”
微軟的表態表明,量子計算研究正成為科技巨頭和投資者尋找下一個能與人工智能熱潮匹敵的技術焦點。
史密斯呼吁特朗普政府增加量子研究資金、續簽《國家量子計劃法案》、擴展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量子計算機測試項目。他還建議政府擴大量子領域數理人才培養通道,為量子技術博士開設移民快速通道,并通過政府采購構建覆蓋量子計算關鍵部件的美國本土供應鏈。
雖然微軟未具體說明中國在量子技術上取得領先將如何危及美國國家安全,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研究主管吉爾·埃雷拉(Gil Herrera)曾于去年指出,一旦中國或其他競爭對手率先研發出可行的量子計算機,美國將面臨嚴重后果。
埃雷拉表示,若出現類似的“黑天鵝”事件,金融機構的加密交易可能不再安全,因為量子計算機足以破解現有加密機制。同時,許多被加密儲存或以加密形式公開共享的數據也可能被解密,包括涉及美國核武器系統的機密信息。
今年2月,微軟發布了最新量子芯片“馬約拉納”(Majorana),聲稱該芯片基于一種全新物質形態研制而成。去年,谷歌也推出了名為“Willow”的新型量子設備,聲稱其達成了一項“里程碑式”的成就——不僅實現了錯誤糾正,還能在五分鐘內解決一個傳統計算機需用“比宇宙壽命還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的數學問題。
與傳統計算機利用0和1的二進制位進行運算不同,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比特”(qubit),其狀態是0和1的疊加態,取決于概率。這使得它們在解決具備無限可能性的復雜問題(如化學反應模擬、物流路徑優化等)方面具有獨特潛力。
不過,目前量子計算技術距離真正實用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業內專家認為,量子計算的廣泛商業應用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持續發展。
微軟的“馬約拉納”芯片目前擁有8個量子比特,但該公司表示,其目標是開發出至少擁有100萬個量子比特的商用芯片。不過在此之前,微軟首先需要打造出配備數百量級量子比特的設備,以評估其可靠性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