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wIMS即Web IMS,它是Web 2.0和IMS(IP多媒體子系統)的融合。通過Web IMS技術可以為運營商打造一個通信能力的開放平臺。它的核心是將電信的業務能力跟Web 2.0的業務結合,產生各種新的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應用。借助wIMS,可以幫助電信運營商擁抱互聯網,不斷推出創新和改進的業務,刺激用戶的消費,實現從傳統電信運營商向電信運營商2.0的飛躍。同時,對于終端用戶而言,wIMS可以提供更豐富的應用,并具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對于應用開發人員而言,wIMS提供了開放的簡單的接口(APIs),借助它們,可以快速地開發各種應用。所以,wIMS是多贏的技術,是電信和互聯網發展的方向。
2 互聯網時代電信運營商的挑戰和應對
2.1 電信運營商的挑戰
過去的幾年中,電信業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傳統的電信網,是通過智能網提供多種業務給用戶。但是智能網提供業務較慢,只有了解電信網絡的開發人員才能進行業務開發,大大限制了新業務的開發和部署速度。
電信運營商除了要應付其他運營商外,蘋果、谷歌、微軟等IT業的巨頭業也正在搶奪傳統的電信業務。這種競爭源于互聯網的興起,特別是Web 2.0的飛速發展。以前單純而清晰的終端、運營商、設備商的產業鏈正在被打破,傳統的互聯網企業、終端廠商還有運營商,都在暗中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2.2 電信運營商的應對:IMS,電信運營商2.0和wIMS
為了應對上述挑戰,電信網中首先引入了IMS技術。IMS是一個基于分組域、提供多媒體業務的體系架構。IMS能解決基于IP部署電信業務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如服務質量、安全、計費、支付、網絡互聯互通等。引入IMS,可以幫助運營商實現網絡融合、快速部署多媒體業務。
如何應對Web 2.0迅猛發展,如何將電信網絡與互聯網相結合,又成為了電信運營商面臨的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電信運營商2.0出現了。電信運營商2.0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和新的電信商業模型,它要求運營商從“以網絡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過渡。此時運營商不再是最終業務提供的最佳人選,而應該充當為第三方業務提供引擎平臺的角色。基于這個思路,在IMS的基礎上,引入Web IMS,借助開放的API,用互聯網的方式調用通信業務能力,將通信業務能力跟互聯網業務混搭,產生全新的業務體驗。
3 wIMS的原理和網絡架構
3.1 wIMS原理
Web IMS的核心思路是在IMS與應用(特別是基于Web 2.0的應用)之間加入wIMS層。其向下調用IMS提供的電信業務能力,向上提供暴露電信業務能力的API。從而為運營商打造一個可以與互聯網結合的、提供通信能力的開放電信平臺。
3.2 wIMS網絡架構
如圖1所示,wIMS的網絡架構可以分為6層。
圖1 wIMS網絡架構
(1)接入層
接入層負責在終端或者用戶住宅和運營商的網絡之間提供無線和有線的連接。
(2)公共核心層
公共核心層是基于IP的核心網,它為不同接入技術提供統一的集成功能,包括各種接入技術的互聯互通、數據轉發、漫游、策略控制等功能。
(3)業務控制層
是IMS核心網的節點,主要提供多媒體會話控制、鑒權、計費和互聯互通等功能。
(4)業務引擎層
主要是由若干基于IMS的業務引擎組成。通過這些業務引擎可以提供業務控制層所提供的能力之外的擴展能力,以增強上層應用的功能。此外,這一層還包括一些非IMS的業務引擎,如短信、彩信、位置服務、內容下載、內容推送、流媒體播放等。
(5)wIMS層
這一層主要是wIMS中間件,它提供Web IMS網關的功能。
(6)應用層
主要是一些提供增值業務和具體應用的服務器。在這些服務器上運行相應的業務邏輯,并通過wIMS層提供的API獲取下層提供的電信能力,為終端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
3.3 wIMS相關層次主要功能
在上述網絡架構中,接入網和公共核心網是目前的電信網的主要部分,其原理、節點功能和關鍵技術與現網中的類似。上面4層中的網絡組件是為了支持網絡融合和Web
IMS新引入的部分。其組件和接口如圖2所示。
(1)IMS核心網
IMS是從3GPP R5最早引入的,并在3GPP R6,R7,R8規范中不斷完善。其中的IMS核心網由若干邏輯節點組成,主要包括:
●IMS控制節點:CSCF。主要提供會話控制,用戶注冊,SIP消息路由,計費,QoS控制,鑒權,業務控制等功能。
●數據庫節點:HSS,SLF。主要功能是保存和管理用戶數據,提供鑒權和業務相關的數據給CSCF。
●互聯互通節點:MGCF,IM-MGW,SBC。主要負責和其他網絡(如PSTN,PLMN,其他VoIP網絡)的互聯互通,并將各種接入網引入IMS核心網。
●多媒體資源節點:MRF。主要負責提供和控制多媒體的資源(如錄音通知、會議電話等)。
●地址和號碼翻譯節點:DNS/ENUM。主要負責域名和IP地址之間的翻譯,以及用戶的E.164號碼與公有標示(Puclic User ID)之間的翻譯。
(2)IMS業務引擎
IMS提供的業務引擎主要有狀態呈現、群組管理、即時消息、會議電話、視頻共享、多媒體電話、融合消息等。這些業務引擎可以為上層應用提供相應的業務能力,如借助呈現業務和群組管理引擎提供的能力,應用可以輕松地調用好友的狀態信息,并進行群組通信,而不必在每個應用中都加入這部分代碼。這種網絡架構更加水平化,也更容易開發(開發人員不必關心電信網的細節)和部署新的應用(各個應用中有相當一部分功能可以由已經部署的業務引擎完成)。這些引擎節點主要通過ISC(IMS Service ontrol,IMS業務控制)接口或者直接使用SIP協議與下層的CSCF通信。
(3)wIMS中間件
wIMS中間件提供wIMS網關功能,是實現Web IMS的關鍵組件。其主要作用是將電信業務能力暴露,即提供一些API給上層以快速接入下層的各種業務引擎,使用下層IMS網絡提供的電信能力。通常業務引擎的功能可以通過若干通信協議接入,即可以不通過wIMS中間件來直接訪問,但是這些協議絕大多數是電信領域專用的,一般的開發人員是不熟悉的。引入wIMS中間件后,可以通過提供REST風格的Open API或者其他API來暴露業務能力給開發人員。
(4)Web應用服務器
這些服務器提供各種微件(Widget),Web 2.0應用服務和其他各種第三方的應用。其中,微件可以快速部署到現在的互聯網上,并提供接入電信業務的能力(如Facebook微件,Flickr圖片共享微件、地理留言板微件、可置于個人博客和門戶網站的通信微件等)。而其他個人、家庭、企業應用,以及各種第三方應用,也都可以通過wIMS提供的API,獲得電信網的特定能力。
4 wIMS的部署策略
wIMS的網絡架構和技術原理與傳統的電信網絡差別較大,作為運營龐大網絡、支持大量用戶的電信運營商,應該分步驟進行網絡改造和升級,以降低對現網的影響、保護已有投資。對于一個傳統的固網運營商或者2G,3G移動運營商,其部署wIMS的步驟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1)部署全業務寬帶接入網絡,打造全IP網絡
為了支持互聯網和多媒體業務,網絡首先支持高速數據傳輸,即所謂的寬帶網絡。其次,運營商應該為IMS引入做好必要的準備,如網絡的全IP改造,包括接入網和分組核心網的IP化。
(2)部署IMS網絡
通過引入基本的IMS網絡來提供一些基于IMS的標準服務(如呈現業務,多媒體電話業務等)、融合服務(如固定移動網絡融合)和一些定制的基于IMS的多媒體業務。
(3)部署wIMS中間件
引入wIMS層,以提供開放的電信API給業務開發人員,吸引更多的開發人員,特別是Web應用開發人員來開發創新的、以用戶為中心的業務,并將這些業務與互聯網業務混搭。
5 網絡技術人員的wIMS能力準備
電信運營商2.0,IMS,wIMS是電信技術發展、電信和互聯網融合、全業務運營中的關鍵技術,其原理、網絡架構、實現機制和傳統的電信網有很大的區別。為了迎接基于這些新技術、新網絡架構的網絡設計、網絡部署、節點維護和網絡優化,廣大電信技術人員應該盡快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wIMS的技術原理。
愛立信中國學院,作為專業的電信業培訓服務提供者,始終走在技術的前沿,并為電信技術人員提供科學、快捷的培訓方案(見圖3)。結合電信人員的技術背景和Web IMS的特點,愛立信中國學院為電信人員量身打造了從電信運營商2.0到Web IMS的技術培訓課程和培訓路徑。這些培訓在愛立信內部已經大規模展開,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 結束語
微件化、混搭風、社會化、用戶β版的Web 2.0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應用的繁榮。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電信運營商的致勝策略必然對廣大開發者帶來創新與收入。
Web
IMS通過提供開放的電信API為上層應用提供了一個通信能力的開放平臺;通過向互聯網開放運營商的能力,可以實現互聯網與通信網絡業務的融合和通信能力與Web應用的混搭(Mashup);同時,通過建立良好的Web
IMS商業模式(包括零售模式、批發模式、廣告模式及其組合),可以吸引互聯網開發者入駐,開發適合市場的各種“殺手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