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并沒有死,何況我們還活著。”?
5月22日,上海張江微電子港,鼎芯" title="鼎芯">鼎芯通訊(上海)有限公司(下簡稱“鼎芯”)董事長陳凱在他的辦公室里緩緩吐出了這幾個字。與兩年前相比,他的頭發白了許多,也顯得滄桑了很多,但精神不錯。?
現在他已經閉口不談“上市”了,因為鼎芯從一個獲得兩輪融資、準備上市的企業變成了只剩下不到20人的“小作坊”,企業也正面臨嚴重“資金鏈" title="資金鏈">資金鏈危機”。?
從籌劃上市到瀕臨 “關門”,鼎芯所遇到的問題只是中國芯片業一個縮影,這一產業正面臨一場危機:3G遲遲不能商用導致了所有投資這一領域的企業受損,而漫長的投資周期則讓風投VC不再鐘情這一領域,多米諾骨牌效應又殃及了其他環節上的半導體企業。?
TD芯片龍頭企業凱明" title="凱明">凱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倒閉則成為行業的“分水嶺”。更為嚴重的是,這一狀況正在惡化。?
險過“凱明門”?
2008年5月6日,凱明董事會經過討論后,宣布凱明即日起終止運營,只是一個標志。在整個芯片業領域,出現的是全行業的危機。上海張江園區,除了已上市的展訊" title="展訊">展訊以外,幾乎所有的芯片企業都遇到了 “資金鏈”危機。?
鼎芯也正處在這個水深火熱的階段之中。多次致電陳凱,一直都沒有接電話。見到他后,他解釋說:“最近很郁悶,幾乎業務之外所有的電話我都不接。”?
的確,最近一年來,讓處在芯片行業的陳凱郁悶不已:鼎芯從當初躊躇滿志準備上市,到現在兩度裁員,公司已從鼎盛時期80多人的研發團隊變成了現在整個公司不到20名員工;獲得多項專利的高科技產品射頻芯片現在只能束之高閣;甚至在微電子港的辦公室也從6間壓縮到了2間……?
想當年,鼎芯也曾風光無限過。?
鼎芯是與展訊通信有限公司幾乎同時起步的芯片類企業,其研發的基于3G手機射頻芯片“夏芯”,曾被譽為 “中國射頻第一芯”,填補了中國TD-SCDMA產業鏈的短板——射頻領域。同時鼎芯還承擔了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和科技部聯合實施的 “中國3G(TD-SCDMA)產業化國家級專項”射頻集成電路研發項目。在美國這方面專業媒體EETIMES評出的“中國IC設計最具發展潛力的20家企業”中,鼎芯是惟一射頻企業……?
“離開的同志是不是都在罵我?”當陳凱了解到采訪過鼎芯離職的人員時這樣反應。“讓你值得驕傲的是,離職的人員沒有一個罵你的,他們充分理解這是客觀原因。”如實告知,陳凱臉上掠過一抹久違的笑容。?
“凱明倒閉原因在于,其全部精力放在了3G上,再加上轉向不及時,才導致了今日之變。”陳凱與凱明的老總俞玉書是多年的好友了,提及此事時他亦傷感不已。他繼而輕嘆道:“幸虧我們轉向早,否則我們就不會在這里相見了。”?
鼎芯轉向了常規CMOS射頻SOC芯片。這一領域已不具備高技術含量,盡管這一領域利潤率已從最高的70%-80%降到10%左右的水平,但這卻讓鼎芯每月有了20多萬的進賬。這讓鼎芯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王立寧曾是鼎芯高管中的一員,3月底從鼎芯離職。羅婷婷(化名)曾是鼎芯的公關總監,她也于近日離開了鼎芯,“原因很多,我不得不離開鼎芯”。之前她多次表示,將與鼎芯“生死與共”,因為她非常佩服鼎芯里陳凱等一批人的創業精神。?
行業生死劫?
在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公司分析師顧守軍看來,“今年中國IC設計企業的銷售額將達到36億美元。但是我們如果細分一下產品,就會發現同質化競爭的嚴峻現狀。手機、MP3/PMP和存儲卡——500多家公司,一半的銷售額只來自這3個產品。”?
顧守軍說,半導體產業已經從PC時代進入消費時代。2005年開始全球半導體的增速放緩,直到2012年年增長率都不會超過10%。?
在半導體成熟領域進入了行業“生命周期”的同時,高科技含量領域出現的則是如鼎芯一樣的“國內商用市場不能啟動,資本退潮兩大難題”。?
在陳凱眼中,2006年年底芯片業的頹勢已比較明顯,“產業化速度慢,所有的產品不能量產,原來國家預計的今年上半年做到產業化的目標實現不了的,恐怕到明年也完不成。”現在美信電子、ATI電子(被聯發科技收購)、展訊、北京天鸉科技有限公司(T3G)(與大唐通信重組)、凱明等一批企業,全在中國的3G產業上折戟沉沙。?
歐陽合是上海杰得微電子有限公司的老總,相比之下,他的日子好過一些,最近他的公司也裁掉了不少員工,但他將此戲稱為“降低營運成本”,好在他旗下的多媒體芯片已有相當數量出口美國,每月能夠有20萬美元的進賬,“如果有三四個這樣的客戶,活下來是不成問題的。”?
歐陽合認為近年來半導體行業" title="半導體行業">半導體行業出現危機,因為由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行業原因,半導體行業特性決定了這些以研發為主的企業因為技術超前而導致國內市場一片空白,3G沒能應用之前基本上不能達成量產,而技術復雜又導致市場周期變得很長,用戶品牌、忠誠度等方面的培育一樣很漫長;另外一個,風險投資的不活躍使他們缺少了繼續快速發展的動力。?
“不只是我們不好,全球整個半導體行業,包括韓國、臺灣的一些企業日子都不好過,這是周期性的大氣候,只能自然淘汰了。”歐陽合說。?
在資本市場,像鼎芯這樣的TMT(數字新媒體)企業曾是VC(風險投資者)們的最愛,但現在,他們寧愿投出的錢“打了水漂”,也不愿再往里投錢了。3G的不能商用正在殃及像杰得這樣的企業。?
投資杰得的軟銀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退出了,投資鼎芯的英特爾投資(IntelCapital)公司也退出了。“風投已經失望了。”陳凱顯得無可奈何,“2004年上半年,Intel投資我們的時候,IBM擠著想進來,但現在連Intel也撤資了,大勢所趨啊。”?
在被外界視為成功投資典范賽伯樂(cybernaut)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敏曾投下了幾十家芯片企業,其中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展訊等已成功上市。但他也表示“我暫時不會再投半導體產業”,盡管他手中還有一堆半導體前沿企業沒有上市。?
像朱敏這樣已從半導體領域賺回了大量“真金白銀”的VC,“也已不再看好中國半導體產業”。“像投資展訊,做得很苦。”朱敏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