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管理信息系統" title="管理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 title="互操作">互操作規范(EMIF)旨在解決不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換問題。在分析EMIF框架基礎上,重點對EMIF框架中的區域集成服務器" title="區域集成服務器">區域集成服務器(ZIS)的功能需求和結構模型做了深入的研究,設計并實現了滿足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規范的區域集成服務器,從而實現了不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 title="數據交換">數據交換。
關鍵詞:?教育管理信息;區域集成服務器;代理;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
?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很多高校和各級教育管理部門都紛紛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EMIS)以滿足日常業務管理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決策水平。但這些系統往往由于開發商的不同,開發平臺的差異使得各系統之間缺乏統一的標準,其兼容性、規范性和互操作性都較差,導致學校內部各部門之間、學校與上級主管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很難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從而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這顯然和網絡“共享”的潮流格格不入,以至于學校在信息資源利用方面,存在低水平徘徊,使學校與上級管理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困難且耗時,從而嚴重影響到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的決策。因此,制定一套能夠實現與網絡無關,有著統一數據規范、數據共享和交換機制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規范是十分必要的。為此,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制定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框架》(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并于2002年10月發布了征求意見稿,以期解決上述問題。
1 EMIF簡介
針對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問題,國外已經有很多科研機構、大學和公司從不同層面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其中SIF(School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是由美國一些企業組織發起制定的中小學學校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框架。在借鑒美國SIF思想的基礎上,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制定了我國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規范EMIF(Education Management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該規范提出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的概念,通過對框架及其組件的描述,展現了一個由多個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組成的開放型網絡,任何符合規范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都可以成為EMIF框架的一部分,并與EMI框架內的任意一個系統交換和使用彼此的信息。EMIF框架有兩種不同的架構模式:單區域架構模型和多區域架構模型。單區域的EMIF架構模式如圖1所示。
?
單區域架構模式是由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 title="應用程序">應用程序及其代理(Agent)通過一臺區域集成服務器(ZIS)相連,每個應用程序都與ZIS發生連接,應用程序之間并不直接通信,而是通過ZIS進行信息的轉發。ZIS是一個信息流控制中心,也是代理之間進行通信的中介。它主要負責把報文交給指定的組件,或根據需要向某個組件索取報文。組件可以是本區域的Agent,也可以是另一個區域的ZIS。而Agent則是應用程序的延伸,是EMIS與ZIS的通信接口,Agent的主要作用就是把EMIS的數據綁定成符合EMIF規范的XML報文,或者把接收到的XML報文解釋成EMIS可以理解的格式。
多區域架構模式則是由多個單區域通過ZIS互聯而成,其數據傳輸控制原理與單區域架構相同,用于完成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與上級主管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換。
EMIF規范由體系結構、報文規范、數據規范三部分組成。其中,數據規范是最基本的規范,它是EMIF報文規范的基礎,對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導出的數據模式進行了規定。報文規范建立在數據規范基礎之上,通過報文將數據包裝起來。體系結構則描述了構成整個互操作框架的各類組件、組件各自的功能以及互操作框架的實現模式。EMIF框架的最終建立必須以框架內各組件對報文規范和數據規范的遵守為前提。
為了實現組件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換,EMIF制定了兩種數據傳遞模式:一個是“請求與應答模式”,另一個是“發布與預約模式”。例如,想要獲取數據的系統(圖書管理信息系統)向ZIS發出請求報文,ZIS根據存取控制列表查找數據的提供者(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并將請求報文轉發給數據提供者。當數據提供者向ZIS發回相應的應答報文后,ZIS再將其返回給數據的請求者。這樣的數據傳遞模式為“請求應答模式”。而“發布與預約模式”則是一個系統(圖書管理信息系統)向ZIS發出“預約”報文,預約某數據的更新,當被預約數據對象在系統(學生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發生更新時,該系統向ZIS發布“事件”報文,ZIS迅速將事件報文根據存取控制列表發送給數據的預約者,從而實現數據的快速更新。
為了保證互操作性,EMIF定義了一組用于代理程序和ZIS之間交流的報文。XML作為一種與平臺無關、與應用程序無關的數據交換格式成了EMIF數據交換的理想格式。另外,為了確保系統的可伸縮性和可靠性,EMIF要求數據交換采用異步通信方式,以避免報文的丟失。為了提高通信的安全性,EMIF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機制。
2 基于EMIF的ZIS設計與實現
EMIF規范對ZIS的功能進行了定義:ZIS的功能主要是與Agent或其他ZIS之間建立連接,接收Agent或ZIS傳輸過來的報文,進行處理,根據報文處理結果的不同轉發或回復報文。ZIS對報文處理的過程為:當ZIS接收到報文時,首先對報文進行預處理,預處理包括身份驗證和有效性驗證,如果報文是符合EMIF規范的有效報文,則根據報文類型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處理。根據EMIF規范的要求,ZIS應該具備的功能如圖2所示。
?
(1)系統配置與維護:主要確定可以與當前ZIS建立連接的Agent或ZIS的配置信息,定義每個Agent可以對數據對象的存取控制權限,包括數據對象的提供、預約、請求和應答等。另外,系統配置與管理還將對數據對象的提供者、預約者的信息進行管理。
(2)連接管理:對每個代理(Agent)提供連接管理,并對Agent的每個請求進行身份驗證,連接管理將維護每個連接的狀態。
(3)報文處理:首先對收到的報文進行預處理,包括合法性驗證和報文有效性檢查,根據報文的類型不同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向Agent發送應答報文。
(4)報文轉發:將接收到的請求報文、事件報文和應答報文存儲到報文隊列當中,然后發送給相應的代理(Agent)。
(5)報文隊列管理:由于EMIF規范數據傳輸采用異步傳輸模式,為了確保數據的可靠性,防止死鎖現象發生,ZIS必須建立報文隊列管理機制及報文超時失效機制。
根據上述功能需求,ZIS的功能結構模型如圖3所示。
?
由于SQL Server2000、Visual C#..NET和ASP.NET對XML都有很好的支持,本文利用Mircorsoft Visual Studo.Net 2003實現了EMIF ZIS1.0,ZIS1.0基本完成了EMIF中規定的ZIS基本功能, 能夠處理EMIF規范中的各種報文,實現ZIS與Agent以及不同ZIS之間的數據和信息交換。
EMIF規范的提出對于解決不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互操作問題,實現不同EMIS之間的數據和信息交流與共享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分析和研究EMIF框架的基礎上,明確了基于EMIF的ZIS的功能需求,設計并實現了ZIS的基本功能。但在設計過程中沒有涉及到報文加密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張忠杰.基于EMIF規范實現多區域集成服務器的設計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3,(6).
[2]?劉偉翔.基于EMIF的消息服務集成平臺研究:[碩士論文]. 江蘇:河海大學計算機及信息工程學院,2004.
[3]?楊琰華.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標準化研究[J]. 開發教育研究,2003,(1):38-41.
[4]?余 亮,鄒 榮,黃勇,等. 基于EMIF區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的設計方案[J].中國電化教育,2005,(4).
[5]?牛紅星,李鋼江,張忠能,等.基于Web的中小學校教育管理信息互操作平臺的設計[J].計算機工程,2005,(5).
[6]?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規范(征求意見稿)CELTS-40 WD1.0,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