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商加盟中國RoHS推廣
“中國版" title="中國版">中國版RoHS實施三個月來,最大" title="最大">最大的感受是大制造商的責任加強了。”信息產業部電子五所標準組限量與檢測組副組長羅道軍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羅道軍的話不無道理。記者5月中旬在海信" title="海信">海信平板電視生產基地采訪時深有體會,在裝配螺絲釘的環節,記者看到一個印有“符合RoHS”的包裝袋。操作工人告訴記者,這一方面是為出口歐洲市場準備;另一方面,3月1日中國版RoHS正式實施,按照要求海信也盡量使用符合中國RoHS標準的螺絲釘。
這種現象在知名消費電子廠商那邊并不少見,這三個月中,記者前后對佳能、索尼、海信、創維等企業采訪發現,很多制造商都按照標準要求明示了產品。
因此有人認為,實施三個月最大的效果是生產者的責任加強了,不過記者認為標準實施三個月來最大的成功則是贏得了商家的加盟。
“請問背板上面的‘RoHS’是什么意思?”當記者在和某廠家代表交流時,有人打斷了我們的交談。記者發現提問的是一位身著大中制服的促銷員,當記者告訴他“RoHS”具體含義后,他轉身又向身邊的客戶解釋了一番。
這種現象在開會的整個過程中時有發生,而這正是記者在三個月前針對中國版RoHS走訪市場時不曾發現的。
“原來經銷商沒有推中國版RoHS的意識,現在主動去詢問相關事宜,已經說明宣傳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聯合渠道商進行宣傳的方式值得推廣。”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 title="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體制改革與市場處一位專家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重點污染目錄短期不會出臺
中國版RoHS實施三個月,從效果上看,生產者的責任和消費者的認知的確有所增強,不過這三個月內同樣暴露不少問題。
“從檢測方來看,這三個月最大的感受有兩點:第一,大企業都在有條不紊地做;第二,由于缺乏監管和處罰措施,尚有30%的企業在綠色環保方面依舊毫無作為。”羅道軍表示。
對于缺乏監管措施的嚴重性,羅道軍用數字給記者這樣描述:“目前嚴格貼標的企業只有60-70家,其他企業都在得過且過。”當記者問及這種企業大概有多少時,他告訴記者,光東莞的電器企業就達到4000多家,全國的數字可以想象。
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體制改革與市場處高級工程師高振杰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目前還是企業自我明示階段,監管措施正聯合其他部門積極出臺,重點污染管理目錄短期內不會出臺。
“信息產業部將聯合相關部門在7月份左右對市場進行抽查,對那些不遵守標準要求未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明示的企業將進行處罰。”另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另一方面,雖然規模較大的企業積極推行中國版RoHS,但設備重置的現象也較為明顯,身為RoHS檢測方,羅道軍也表示出無奈;“規模較大的企業雖然積極推行中國版RoHS,但都是自行購買設備或找國外公司" title="國外公司">國外公司檢測,這樣一方面造成資源的重復浪費;另一方面國內企業投入在RoHS方面的大部分利潤被國外公司賺走了,不利于循環利用。”
這種現象在知名消費電子廠商那邊并不少見,這三個月中,記者前后對佳能、索尼、海信、創維等企業采訪發現,很多制造商都按照標準要求明示了產品。
因此有人認為,實施三個月最大的效果是生產者的責任加強了,不過記者認為標準實施三個月來最大的成功則是贏得了商家的加盟。
“請問背板上面的‘RoHS’是什么意思?”當記者在和某廠家代表交流時,有人打斷了我們的交談。記者發現提問的是一位身著大中制服的促銷員,當記者告訴他“RoHS”具體含義后,他轉身又向身邊的客戶解釋了一番。
這種現象在開會的整個過程中時有發生,而這正是記者在三個月前針對中國版RoHS走訪市場時不曾發現的。
“原來經銷商沒有推中國版RoHS的意識,現在主動去詢問相關事宜,已經說明宣傳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聯合渠道商進行宣傳的方式值得推廣。”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體制改革與市場處一位專家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重點污染目錄短期不會出臺
中國版RoHS實施三個月,從效果上看,生產者的責任和消費者的認知的確有所增強,不過這三個月內同樣暴露不少問題。
“從檢測方來看,這三個月最大的感受有兩點:第一,大企業都在有條不紊地做;第二,由于缺乏監管和處罰措施,尚有30%的企業在綠色環保方面依舊毫無作為。”羅道軍表示。
對于缺乏監管措施的嚴重性,羅道軍用數字給記者這樣描述:“目前嚴格貼標的企業只有60-70家,其他企業都在得過且過。”當記者問及這種企業大概有多少時,他告訴記者,光東莞的電器企業就達到4000多家,全國的數字可以想象。
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體制改革與市場處高級工程師高振杰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目前還是企業自我明示階段,監管措施正聯合其他部門積極出臺,重點污染管理目錄短期內不會出臺。
?
“信息產業部將聯合相關部門在7月份左右對市場進行抽查,對那些不遵守標準要求未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明示的企業將進行處罰。”另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另一方面,雖然規模較大的企業積極推行中國版RoHS,但設備重置的現象也較為明顯,身為RoHS檢測方,羅道軍也表示出無奈;“規模較大的企業雖然積極推行中國版RoHS,但都是自行購買設備或找國外公司檢測,這樣一方面造成資源的重復浪費;另一方面國內企業投入在RoHS方面的大部分利潤被國外公司賺走了,不利于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