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平板顯示產業又是電子信息產業的重中之重。提到平板顯示產業,中國大陸在核心技術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這幾年,通過國家宏觀政策的扶持、各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努力,核心技術缺失的情況有所改觀,不過這種改觀僅局限于中小尺寸,在高世代平板顯示領域,中國大陸依舊缺乏核心技術。
8月31日,京東方第8代TFT-LCD生產線奠基儀式和南京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簽字儀式同時在北京舉行。9月12日,總投資達33億美元的昆山高世代線項目破土動工。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集中落戶,標志著中國大陸高世代平板顯示產業在核心技術領域有望取得突破,這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也有望重新劃分被日、韓等瓜分了的高世代面板市場格局。
中國大陸集體上馬高世代線,我們倍感欣喜,但同時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上馬不等于投產,更不等同于批量生產。目前在平板顯示技術上,我們還落后別人一大截,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加速縮小這種差距。
首先,我們必須看到中國大陸在發展時間上與日韓及我國臺灣相比晚了半拍。我們來看看其他廠商在高世代線方面的步伐:2006年8月,世界第一條第8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在日本夏普公司實現批量生產,2010年夏普第10代線將實現量產;2007年7月,三星第8代線量產,2009年6月,三星第二條第8代線量產,2010年,三星有望建設第11代線;2009年3月,LG第8代線實現量產;友達第8代線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據了解,日韓廠商特別是夏普、三星這些企業的高世代線在通過三四年的磨合后,目前技術已經穩定,良品率已經達到90%左右,運轉狀況良好。相比之下,中國大陸2009年才開始做第8代線,按照京東方、龍騰光電的規劃,量產要到2011年。從時間上算,中國第8代線技術落后日韓四五年時間。
其次,我們必須看到中國大陸在技術上與日韓及我國臺灣相比確實存在差距。據了解,京東方第8代線技術主要是自主研發的;中電熊貓和夏普的合作將以技術輸入的方式進行,技術屬于“拿來主義”;而昆山市政府牽頭的龍騰光電高世代面板生產線項目的技術提供方目前尚沒有固定下來。
再次,中國大陸高世代面板生產線技術要真正得以提高,還必須加強產業鏈建設。這方面,長虹發展等離子項目的經驗值得借鑒。通過長虹2-3年的努力,不僅在面板領域掌握了核心技術,在數字高頻頭、行輸出、印刷電路板、集成電路芯片等這些關鍵性核心部件方面,也形成了集群效應。
此外,投資LCD(液晶)的市場風險也是存在的。中國大陸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穩定運轉是三五年后的事情,那時平板顯示技術將百花齊放。姑且不論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有機EL(電致發光片)、立體顯示技術是否會成為市場主流,就算是LCD繼續充當主流,該技術內部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CCFL(冷陰極熒光燈管)升級、LED(發光二極管)成熟都將對LCD產業提出新的要求。
總之,中國大陸在平板顯示產業核心技術上不可能坐享其成,更別指望拿來主義。我們應該樹立“先趕后超”理念,同時應具有“發展一代、儲備一代、研究一代”的前瞻眼光,營造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穩定、快速、有序發展的氛圍。“技術立企,產業強國”不是簡單的口號,而需要主管部門和企業不斷投入。這種投入不僅包括資金,也包括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只有發揮協同效應,中國大陸才能夠搶占平板顯示產業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