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意義上,電子設計(ECAD)人員與機械設計(MCAD)人員之間很少有直接聯系。而要將電子產品放進機械外殼中,過去更多的則是靠運氣,而非通過良好的管理來實現。Altium公司日前宣布推出一款擁有100多項新特性的一體化電子產品設計解決方案,使雙方人員能夠實現設計方案的動態鏈接并開展實時協作。“Altium成功解決了長達25年的電子設計難題,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驕傲。”該公司中國區" title="中國區">中國區總經理曹建靜在接收本刊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
?? ECAD-MCAD集成
?
??? 據悉,通過對AltiumDesigner現有的3D電路板設計功能進行升級,可將其鏈接至外接STEP模型,從而使ECAD人員能直接將在MCAD軟件中完成的設計方案導入至AltiumDesigner中。此外,通過在軟件中添加某些相關特性,比如檢驗任意對象之間是否存在干擾/間距問題、可讀寫STEP文件等,AltiumDesigner就可以檢測到源STEP模型是否存在更新,并隨時在電子與機械領域之間建立動態鏈接。
?
??? Altium中國區技術支持與應用經理劉景伯表示,在滿足機械外殼設計要求的前提下,通過將ECAD-MCAD進行集成,ECAD人員能夠以互動的方式靈活調節板面布局、組件放置乃至組件封裝選擇等,從而在電路板進入原型設計或制造階段之前,確保PCB設計符合機械組件的間距限制要求,并減少ECAD與MCAD循環設計過程中重復測試的次數。
??? 利用交互布線引擎加速電路板布線進程
?
??? 連接布線是決定完成個性化板級" title="板級">板級設計所需時間的重要因素。隨著高密度封裝技術,以及板級密度、層堆棧數量的不斷增加,布線工作的難度正不斷加大。“完全自動化的布線技術在相對有限的某些情況下能作為可行的解決方案。”但劉景伯同時強調說,“對布線設計影響最大的因素,實際上是取決于設計者能否改進交互式布線技術,而不是簡單地控制布線。”
?
??? 此次,Altium推出了一種全新的交互式布線引擎來實現上述目的。劉景伯介紹說,該引擎基本的工作模式包括跡線和通道快速而可靠的推線功能、只需最少鼠標點擊次數即可快速實現跡線放置的向導型布線模式、對已有跡線的自動環繞,以及智能化自動完成等。各種模式可獨立使用,也可結合使用,從而全面控制各種布線條件。
?
??? 他特別強調了光標向導型布線模式。據悉,設計人員" title="設計人員">設計人員能夠利用該模式來“指導”布線,而不必對每段跡線進行布局。引擎能以完全符合設計規則要求的方式智能化地放置跡線段,并盡可能密切跟隨光標的移動。只需簡單地‘返回’到前一段路徑,就能取消某段布線。
?
??? 此外,AltiumDesigner還提供適用于單網和差分對" title="差分對">差分對的交互式長度調節功能,支持整個系統的全差分對、阻抗控制布線、多跡線布線、引腳和部件切換、自動FPGA引腳布線優化,以及直觀式設計接口等功能。
?
??? 基于C語言的定制FPGA邏輯開發
?
??? AltiumDesigner標配了大量基于定制FPGA的功能的組件。包括基本的邏輯塊、高級外設、處理器內核等,可用于快速構建FPGA主機服務系統。以前,需要通過FPGA庫組件才能創建結構圖級的定制邏輯功能,或用Verilog或VHDL硬件描述語言定義定制邏輯,甚至需結合上述三項。
?
??? 此次AltiumDesigner的另一亮點則是支持用C編程語言定義定制邏輯。C代碼符號以底層C源代碼" title="源代碼">源代碼為參考基準,就像Verilog或VHDL代碼一樣集成于設計方案中,符號上的端口代表底層源代碼引用的參數。
?
??? 在系統中添加的C代碼通過軟硬件編譯器轉換為VHDL,然后再與設計方案的其他部分一起合成至FPGA中。為系統所增加的相關特性可幫助設計人員從已定義的C代碼符號中生成C代碼模板,也可從底層源代碼生成C代碼符號。
?
??? 此外,通過軟硬件編譯器,還可以將C源代碼直接生成專用協處理器功能,使開發人員能夠在硬件中直接運行一些功能來加速代碼執行。并且可編寫定制C代碼邏輯塊,然后將這些邏輯塊直接連接至底層系統硬件中。
?
??? 這一功能的優勢就在于,嵌入式開發人員只需方便地使用C語言編碼空間即可,而無需再學習新的語言或開發技術,同時還能參與創建運行代碼的硬件。
?
??? 該產品其它發布亮點還包括:
?
???? *用自定義虛擬儀器組件實現FPGA的內部測試;
??? *DesignInsight支持自動預覽;
??? *最新的設計數據發布特性進一步完善設計發布管理;
??? *全新的內電層顯示技術消除了制造差異;
??? *通過新版本的控制系統集成度完善管理;
??? *利用定制Wishbone接口組件快速設計基于FPGA的系統;
??? *AllegroPCB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