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已有銷售 被指難以撼動主流品牌
被業內擔心會對正規平板電視品牌構成威脅的“山寨平板”已悄然出現在京城市場。由于“山寨平板”多數為非法,所以在正規渠道很難尋覓它們的蹤影,只能在一些二手電器市場及遠郊區縣找到。
由于有過“山寨手機" title="山寨手機">山寨手機”覆滅正規手機品牌的先例,業內普遍擔心,“山寨平板”將對正規平板電視品牌形成巨大沖擊。但也有專家認為,“山寨手機”與“山寨平板”存在很多產業不同點,“山寨平板”只能在邊緣生存,難成大氣候。
在北京一家二手電器市場看到,各尺寸的“山寨平板”陳列在柜臺上,貼著各中外正規平板電視品牌的商標,售價則僅為正規平板電視品牌的一半,過低的售價吸引了許多消費者駐足。
發源于產業鏈完整的南方
和“山寨手機”一樣,“山寨平板”也發源于南方廣州、深圳等地。這些地方的液晶模組、背光模組" title="背光模組">背光模組等整套液晶產業鏈相對完備,包括奇美、華映等大公司都在南海建有中、小尺寸的面板生產線。此外,聯發科公司價格低廉的液晶電視芯片也為“山寨平板”提供了方便。
“山寨平板”銷售人員也多次強調,“這些電視都是廣東生產的”。據銷售人員透露,珠三角地區,很多以前以小規模出口訂單為主的傳統顯像管電視機、DVD影碟機等企業都在尋求轉型,2005年,這些廠陸續轉向組裝“山寨平板”。業內預計,類似的這種企業超過200多家,而“山寨平板”電視年產能目前應該在200萬臺左右。
“‘山寨平板’在外觀上靠模仿正規平板電視?!?a class="cblue" href="http://www.rjjo.cn/search/?q=創維" title="創維">創維北京區品牌總監杜立軍表示,“正規品牌新品一推出,‘山寨平板’就會派人去家電賣場拍照,幾天后,同式樣的‘山寨平板’就會出現在市場?!?BR> 在“山寨平板”的銷售點發現,“山寨平板”的紙殼包裝沒有任何商標、出產地等標志?!澳阆胍裁雌放?,我就給你貼什么品牌?!变N售人員表示。
低成本導致售價低
海爾集團總工程師翟翌立在解讀“山寨平板”的出現及發展時表示,由于“山寨平板”一出現就知道無論從規模還是投資都無法跟正規品牌平板電視企業抗衡,故生產商選擇了以低成本來追求利潤。“拿面板來說,‘山寨平板’的面板很多都是返修產品,也就是說他們用的都是有瑕疵的面板?!钡砸盍⒈硎?。
除了在面板上追求低成本外,不依靠上游企業整體解決方案、無需龐大研發、從事低成本的作坊式生產、回避各種政府稅費和監管、冒用正規品牌,使得“山寨平板”售價僅是正規品牌的一半。一臺32英寸貼“松下”商標的“山寨”液晶電視報價僅2500元,而正規同尺寸松下液晶電視的售價為5000元左右。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正規品牌平板電視由于投入高,在成本上很難與“山寨平板”競爭。有業內人士算過一筆賬,一臺主流42英寸“山寨平板”的制作成本大約由幾個部分構成:液晶面板2400元左右(視面板質量而定)、外殼和板卡1000元至1200元,其余則是包裝和雇傭人員的支出。這種低成本是任何一個正規平板電視企業所不能及的。“山寨平板”的利潤在50%左右,正規品牌的利潤大概在20%左右。
雖然明知在質量上、服務上存在問題,但仍有消費者被“山寨平板”的低價“打動”。走訪發現,市場上的“山寨平板”多銷往小飯館、小賓館、KTV等消費場所,少有普通消費者為家庭購買。此外,“山寨平板”還出口到新興市場。
質量成為最大弊端
“由于只一味追求低成本,難免偷工減料,‘山寨平板’的質量肯定是不過關的?!钡砸盍娬{,“由于電視是常用家用電器,對機殼耐熱性等都有嚴格的規定,正規平板電視品牌在這些方面都要送相關部門檢測,合格才能用于產品,但‘山寨平板’逃過了這一關,就給消費者埋下了電視過熱著火等隱患。”
而在服務上,“山寨平板”與消費者也是“一錘子買賣”?!吧秸桨濉变N售人員昨日表示,如購買“山寨平板”,生產商對售后不負任何責任,所有售后服務由經銷商負責。而經銷商普遍的做法是,3個月內包換,一年以內包維修。而正規平板電視品牌的普遍做法則是,3年內由生產企業負責維修。
此外,對于追求畫質的消費者而言,“山寨平板”更是沒有保障。中國已進入高清數字電視" title="高清數字電視">高清數字電視時代,但在走訪的“山寨平板”銷售點,沒有一臺電視能夠收看高清數字電視,只能接收模擬信號電視。
被仿冒貼牌的平板電視企業則紛紛表示,如“山寨平板”侵犯了企業的知識產權,企業將以法律手段解決。
對正規品牌的沖擊有限
對于“山寨平板”的發展趨勢,國內的彩電企業" title="彩電企業">彩電企業對該邊緣群體的看法各不相同,但總體上,“正規軍團”和業內專家認為,“山寨平板”不可能撼動市場主流品牌。
南方正規平板品牌更多地表示,“山寨平板”對二三級市場的沖擊很大,且會影響正規企業的出口。南方一家正規平板電視企業的營銷副總經理稱,目前,“山寨平板”對國內平板電視品牌的威脅只表現在出口。
翟翌立則表示,“山寨平板”起源于南方,普及到北方城市有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山寨平板”已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所以對以北方市場為主的正規平板電視品牌沖擊不大。此外,消費者還是有品牌認知度的,不會輕信這些無質量保障的電視。
TCL多媒體相關人士則認為,平板電視的單價高,且并不像手機產品更新換代那么快,消費者花幾千元買個“山寨平板”的可能性不大,傳統顯像管電視時代“山寨”企業就存在,但是最終的發展趨勢證明他們難成氣候。
此外,“山寨平板”也存在自身的發展瓶頸,如缺少資金、無正規渠道銷售、缺乏高技術等。更重要的一點是,國家將規范市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曾表示,“山寨平板”的產生對整個行業并無益處,它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和廠商的利益,在出口方面,更是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形象。有關部門要加快這方面的規范管理,協會正在加強相關標準和規范的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已與國家工商總局聯手在抓“山寨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