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2004年左右路由器40Gb/s POS接口的推出和傳送網絡帶寬的持續增長,40Gb/s技術已經逐步成熟并走向規模商用,前兩年國內運營商在傳送網上開展了不同規模的試驗和小規模商用,從2010年開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等運營商相繼在干線網絡上大規模引入40Gb/s WDM系統,標志著基于40Gb/s的
WDM系統已經逐步進入規模商用階段。隨著100GE標準的確立,100Gb/s的高速傳輸技術成為業界關注的下一個高速速率平臺。
1. 100G有關標準已經確立
100G技術的相關標準在IEEE、ITU-T和OIF等進行開發。IEEE主要定義高速以太網的相關規范,也就是100G的客戶信號的相關要求,100GE的標準已經于2010年6月17日正式通過,100GE的信號速率為103.125 Gbit/s ? 100 ppm,需要滿足10 x 10G信號在屏蔽銅纜上至少傳輸7 m,在多模光纖上至少傳輸100 m ;4 x 25G信號在單模光纖上至少傳輸10 km和至少傳輸40 km這兩種傳輸距離的需求。ITU-T作為傳送領域一直以來較為強勢的標準組織,它定義了OTU4的速率為111809 973.568 kbit/s,ODU4的速率為104 794 445.815 kbit/s,保證了未來100GE作為客戶信號映射進OTN的兼容性,同時開展了相關光波分傳輸接口和FEC等方面的研究工作;OIF規范相關的電接口,對于IEEE采用何種電接口的方式進行內部傳送有較大影響,同時它也開展了針對DP-QPSK碼型的100G長距傳輸研究;從某種角度來說,它也對ITU-T開展的相關長距傳輸標準研究造成了一定的挑戰。
2. 100G傳輸現網試驗方興未艾
針對100Gb/s的長距傳輸需求來看,主要是未來可能的100GE或者相應的POS接口的出現,100GE的標準化已經完成。針對100G的長距傳輸,從2004年左右,很多設備制造商已經開始跟蹤和研發,國內外很多廠家都宣稱有100G WDM的解決方案,近年來全球各大運營商也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開展了各種現場試驗,表1所示為今年部分現網試驗的案例。
表1 2010年100G傳輸部分現網試驗案例
從調制格式和復用方式來看,100Gb/s除了基于偏振復用結合多相位調制的調制方式,如偏振復用-(差分)四相相移鍵控(PDM-(D)QPSK)之外,還包括多級相位和幅度調制的調制碼型,如8 /16相相移鍵控(8PSK/16PSK),16/32/64級正交幅度調制(16QAM/32QAM/64QAM)等,以及基于低速子波復用的正交頻分復用(OFDM)等。從調制編碼解調來看,目前主要可采用直接解調和相干解調兩種方式,其中相干解調主要采用數字信號處理(DSP)技術來實現,顯著降低了相干通信中對于激光器特性的要求。綜合考慮系統性能要求、實現復雜性和性價比等多種因素,對于100Gb/s傳輸商用設備,業界一般看好的長距傳輸碼型為采用相干接收的PDM-QPSK。另外,由于目前模數轉換器(ADC)和DSP芯片等處理技術水平的限制,幾乎所有高速電信號處理芯片都沒有商用解決方案,目前基于100Gb/s信號的實時相干接收處理等尚待技術突破,這是100G WDM系統走向商用的最大技術瓶頸。
從OSNR容限來看,對于相同的調制格式,100Gb/s相對于40Gb/s的OSNR容限要求要提升4dB左右,這對于系統研發挑戰性很大,目前采用不同調制格式的OSNR容限差異較大,但相同的調制格式采用相干接收后可顯著提升OSNR容限1~2dB以上,但是在OSNR上要實現100G WDM系統 1000公里以上的傳輸,還需要在FEC 方案、相干接收、軟判決等方面有更多的增益,才能滿足OSNR的要求。
4. 100G WDM傳輸規模商用尚待時日
隨著100GE標準在今年正式確定,100G WDM長距傳輸的需求后續會逐步出現,主要解決100G信號在省際和省內干線層面的1000公里以內甚至更長的傳輸需求。但是在干線網絡上,由于目前基于40Gb/s速率的路由器和傳輸系統已經大規模部署,部分解決了端口容量和端口數量的問題,預計基于100Gb/s的長距傳送在近2~3年內將不是主要需求,相信在這個時間窗口內100G長距傳輸技術存在的主要技術瓶頸也會逐步攻克,并迎來容量大幅提高的100G WDM時代的來臨。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