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物聯網應用的十大重點領域正式公布,并且僅智能電網一個領域總投資就可達2萬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形成核心技術的產業規模2000億元。繼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將物聯網規劃納入“十二五”專題規劃,按照原定時間表,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將在近期出臺,業內消息稱,具體時間在元旦前后。
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物聯網作為戰略性產業發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相當一部分物聯網企業仍舊需要從夢想中回歸現實。
物聯網規劃出臺在即
近期,有消息指出,“十二五”期間,物聯網將重點投資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境與安全檢測、工業與自動化控制、醫療健康、精細農牧業、金融與服務業、國防軍事十大領域,相關規劃將在2011年元旦前后出臺。
而各省關于中心城市物聯網發展規劃細則也早已陸續醞釀出臺。
據相關專家介紹,十大物聯網應用的重點領域分別是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境與安全檢測、工業與自動化控制、醫療健康、精細農牧業、金融與服務業、國防軍事。
據相關媒體報道,十大領域中,智能電網的投資總額最大,“十二五”階段總投資約2萬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建成50個面向物聯網應用的示范工程、五到十個示范城市,形成核心技術的產業規模2000億元。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研究院相關人士透露:“各部委按照路線一直在落實,規劃的實施早早就已經定調,已經是順理成章的,只是相關細則包括物聯網的界定等都需要進一步細分。”
“物聯網的提出同時提升之前的技術和作用,范圍越來越廣,這樣給對物聯網的范圍統計和劃定帶來難度,界定難以分開,現在物聯網的界限仍舊模糊,隨著我們對物聯網認識的深入,相關細則會更加完善。”信息產業部相關人士表示。
物聯網不是“標簽”
無疑,物聯網廣泛應用特點,使其自身就能夠打造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巨大的產業鏈意味著巨大的價值,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潛力驚。
正是這種價值,使得部分物聯網被不理性看待的現象廣泛存在。
此前,各地已先后組建物聯網產業聯盟。11月8日,大唐電信、寶信軟件等17家單位發起成立的上海物聯網產業聯盟揭牌。河南、北京、天津、杭州等省市,也在此前成立了物聯網產業聯盟。
“物聯網影響范圍極其廣泛,并且確實得到重視,甚至很多地方從村長到省長都對物聯網很感興趣,但是對于究竟什么是物聯網,實際有相當一部分人并不能明確。甚至有的人把物聯網和物流搞混,要防止魚龍混雜,這不單是物聯網存在得問題,包括云計算等概念的提出。甚至有企業實際與物聯網關聯并不大,利用物聯網提高知名度,達到廣告效應。”南京郵電大學一位物聯網專家認為。
物聯網概念股成為挖掘題材股一度給中國A股市場營造了極佳的氛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物聯網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將受益,如廈門信達、華東科技、新大陸、同方股份、東信和平、遠望谷,而相關個股近兩日也有不同幅度上漲,隨著物聯網規劃逐漸清晰,物聯網板塊快速拉升。
“物聯網”概念促使股市幾度暴漲之后,細琢幾家所謂“物聯網概念股”企業是否名副其實?
“如果嚴格的說目前物聯網行業還處在發展的初期,真正意義上的龍頭股還有待發掘,即使行業前景再好,并不能成為企業穩固發展的‘萬能丹’,沉淀下來的才是強者。”業內人士認為。
物聯網并非橫空出世
各方面認知需在發展中完善
在“物聯網”一詞剛剛提出之時,并未得到過多響應,甚至伴隨質疑,然而我們看到這個詞的串紅速度確是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一批物聯網概念企業速度崛起,迫不及待向行業靠攏貼標,各地產業聯盟紛紛建立,大有“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之勢。如果我們客觀的看待物聯網,真真實實以冷靜的心態,將其的到來和發展看做是一個新技術的變革,也許物聯網的發展才會切實、穩健。
“我們必須看到,物聯網逐漸已經變了性質,變得巫術化、科幻化,煙云過后沉淀出來的才最真實,最后還需要市場實踐和時間來驗證。”曾任IBM公司擔任高級工程師、現同方應用信息系統本部總工程師周洪波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他告訴記者:“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的是物聯網概念在提出之前實際早已經應用于消防、安防、樓宇自控、工業信息化等領域,物聯網并不是橫空出世,如今物聯網的提出實際是相當于將很多領域用一個詞‘籠’到了一塊兒。”
實際不僅中國,全球而言,歐盟以及美國、日本等國也早已加快物聯網研究、制定相關標準。然而全球物聯網標準并不統一。業內專家認為,國家層面的物聯網標準的制定,實際逐漸演變成各國謀求物聯網話語權的一場戰爭。
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告訴記者:“近兩年來物聯網產業得到飛速發展,相關政策也正逐漸完善,企業日漸增多,技術不斷更新,但我們不得不看到物聯網行業仍舊存在不足,相關指標體系需更加明確,行業細分更加科學。”
“目前的政策還是破磚引玉,對于物聯網的很多指標還仍是估算,對于政府來說也是個挑戰,物聯網產業競爭發展到多大規模誰也說不清楚,必須考慮其產業價值鏈的上下協調發展,以便物聯網整合效應發揮,物聯網作為戰略性產業發展有一個階段性的過程。”上述南京郵電大學專家認為。